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郭闻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不久前,在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有这样一组数据引人注目: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1年监测数据,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4.2cm和4.1cm,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169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全球少数同时在中学、小学阶段提供营养餐的国家,学校供餐规模位居前列。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
1
最近,一组“当代老师与学生谈话现状”的图上了热搜,中学老师昂起头与面前至少高出自己一个半头的学生谈话。看到老师与学生的“最萌身高差”,网友纷纷表示:现在的学生长得也太高了!
感叹之余,有心的网友就去查了数据后发现:去年,全球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985年到2019年间,中国19岁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近8厘米,达到175.7厘米,从全球第150名上升到65名,增幅世界第一。19岁女性的平均身高增加近6厘米,达到163.5厘米,从129名上升到了第56名,增幅世界第三。
别小看了这几厘米,它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代表的不仅是中国青少年体质的改善,健康水平的向好向强,更显示了中国国力的改善和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知识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身高的增幅与增长,是数据可测量的变化,而这个变化,它不但让我们看到了过去的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的希望与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呢?密码就在这身高的增长中。
2
其实世界各国都心照不宣地在青少年的身高上暗暗较劲,背后是国力对比、财富对比。
2018年,有一张俄国空降兵和中国军人合拍的照片,在俄罗斯网络引发热议。大家一直以为,俄罗斯人一定比中国人高,结果照片中的俄国军人和中国军人相比,却成了个子矮的那一个。
于是,很多俄罗斯网民不服气地质疑是修图。
有见多识广网友跳出来解释:没人说中国人矮吧。
事实上,还真是如此,因为中国人从来不矮。
根据考古学家发掘研究发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中,被摧毁的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中的遗体,经测量发现男人身高160~170厘米,女人平均身高150~155厘米。
而秦始皇陵出土的117例男性劳工遗骸身高,男性平均身高大概在166.5~171.6厘米之间。
由此可见,中国人不矮,属于世界正常水平。是什么时候开始,让许多人认为中国人矮呢?
一百多年前的清末。
2008年,英国诺丁汉大学斯蒂芬·摩根根据澳大利亚19世纪中国籍囚犯的资料,整理得出一个结论:1880~1890年间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已经跌破162厘米。
当时,很多仁人志士想方设法地改变中国人的体质。鲁迅奔赴日本留学,最初选择的是学医,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国人体质,然而不久后他便意识到了这是治标不治本,于是弃医从文,试图从根源上改变国民素质。
那时的中国,还有一位科学家关注到了国民体质弱这一现象,他叫吴宪,是位生物化学家、营养学家,早在1932年就公开提出了“营养科学救国论”。他的想法与鲁迅先生是一样的。
当时,吴宪和同事们经过调查、分析、研究后得出结论:与西方相比,中国一般人民体质弱和身材矮小的主要原因不是种族和遗传上的,而是由于膳食质量差。只要加强营养,完全可以得到改善,这就从理论上否认了外国人对中国人体质问题的种种偏见。
他编著出版了中国现代最早的营养学专著《营养概论》,还在对中国食物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食物成份表》。1938年,根据当时国民经济情况,他主持制定了中国第一个《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标准。
然而这一切研究成果,终究只能落于纸上,而不能落于实际。
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已衰落到了任列强凌辱的弱国。
3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开始走上发展的正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追求开始从“吃饱”变成了“吃好”,餐饮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很多城市提出了“菜篮子工程”,现在,中国的水果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人均一年能够吃掉近300个鸡蛋,中国人的肉蛋奶摄入量飞速提升。
此时的中国人悄然开启了“生长期趋势”,具体表现为儿童生长水平提高,青春期发育提前,成年身高持续增长,现在13岁孩子的身高相当于过去15岁孩子的身高。
中国年轻一代长势喜人,就是得益于四轮驱动:遗传因素、经济发展、营养改善、医疗干预。其中后三个,与国家的整体实力相关。
现在城市生活环境改善明显,农村卫生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更爱运动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达到37.2%……
可以说,这十年,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进步最大、百姓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根据国新办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青少年身高等指标呈现上升趋势,青年的健康水平向好向强。
4
根据教育部2021年的评估报告显示,十年间,农村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分别比2012年高出近10厘米和8厘米。
而这,与10年前开始的营养改善计划密不可分。
2011年,中国为了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截至2020年底,全国有28个省份1732个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达3797.83万人。
身高的变化是最显著的,其次是受益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从2012年的70.3%提高至2021年的86.7%,营养不良问题从2012年的20.3%下降到10.2%。根据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农村学生不仅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身体素质测试成绩总体表现要优于城市学生。
走进中小学,老师们的普遍反映是,与前些年相比,现在的学生高个子确实多了。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的体育老师康川说,10年前,180厘米以上的学生是凤毛麟角,现在一个班里有五六个,甚至有些班级能达到七八个。
2021年浙江省高校开学时统计发现,最高的学生(男)身高达到了198厘米。今年暑假,杭州师范大学特地对80张床进行了加长,因为有不少新生超过了190厘米。学校说,近三年来,“大长腿”新生越来越多了。
个人的身高是身体指标,群体的身高是历史的尺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
已经高起来的年轻一代,下一步是强起来、壮起来。
中国的少年,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