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

福瑞号2022-11-20 17:15:17问答百科376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1

  历史是未来的启迪,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

  顺着中国历史的脉络,跟随徐祥的视角,一起来了解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顶级国宝。今天推出国宝重器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2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鼎,我上学时教科书称为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前十四世纪至前十一世纪)铸品,于1939年出土于 河南 省 安阳 市武官村,享有“青铜之王”、“镇国之宝”美誉, 1959年开始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 中国 国家博物馆,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商后母戊鼎,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巧;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字,字体笔势雄健,形体丰腴,笔划的起止多显峰露芒,间用肥笔。“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
  商后母戊鼎是已知 中国 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大鼎用多块陶范浇铸而成,空心鼎耳和鼎身为分别铸造再铸接在一起的,在塑造泥模、翻利陶范、合范灌注等环节中,存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在当时条件下,没有二三百人密切协作是不能铸造 成功 的。商后母戊鼎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3

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身装饰的盘龙纹。中间那个“出脊”就是龙的嘴,也就是头的起点,往两侧是龙头,上边两个弯弯的是两个龙角,龙角下边则为立体的龙眼、龙嘴,再往两侧去,就是龙身。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4

中国国家博物馆

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像被虎所吞噬。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5

中国国家博物馆

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6

中国国家博物馆

  [幕后故事] 20世纪20年代初, 安阳 小屯甲骨文的出土让这里的人们觉得脚下这片沃土可能埋藏大量宝物,探宝人不断出现。1939年3月19日的晚上,一位当地吴姓青年在武官 西北 岗吴家柏树林自家祖坟地里盲目探宝。当他把探杆钻到10多米深时,突然感觉碰到了硬东西,拔出后看到探杆头上带有铜锈,立即回村找堂兄吴培文商量。他们觉得自家祖坟地下可能埋有宝物,挖不挖很犯难,挖的话要破坏祖坟,不挖若是让已侵占 安阳 的 日本 人听到风声一定来挖。吴培文当即组织20多个小伙子进行挖掘。当挖到近13米深时,吴培文只身来到坑内拨开泥土,一截器物顶部显露出来,因鸡叫天要放亮,他们怕被 日本 人发现赶紧把坑填上,第二天晚上继续挖,一尊 大方 鼎露出全貌。吴培文指挥大家用3根圆木搭成架子,挂上辘轳,将鼎拉了出来。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国宝后母戊鼎。
  铜鼎拉回家后,吴培文将它埋在垃圾坑里。事后大家决定应将大鼎卖给 中国 人。不久,当时 中国 最大的古玩商肖寅卿从北平专程来到 安阳 看这大鼎,吴培文感到他是位真正的 中国 买家,决定让他看看。肖寅卿看后出价20万大洋(大体相当于现在两三千万元人民币)要买这尊大鼎,但又提出一个要求,为了运输方便不被 日本 人知道,要将鼎切割成10块。吴培文按着肖寅卿的要求买来锯条进行切割。由于这尊鼎特别结实,锯条都断了,可一晚上累死累活也只是把两只鼎耳锯下来。他们又试图用锤砸,也没有砸烂,这尊大鼎才逃过粉身碎骨的命运。
  由于无法将鼎切分,吴培文重新将它埋在地下。这时 日本 人也得到消息,派军队包围吴家。由于 日本 人并没有得到准确消息,只是搜了搜就回去了,但随后又派300多人来吴家再次搜查,吴培文得到这个消息立即翻墙逃跑。日军没有追赶他,而是直奔埋宝的西屋马棚,却又鬼使神差地拐进隔壁西院马棚,鼎又逃过一劫。后来吴培文又将大鼎转移到东屋水槽下面埋起来,并找来一只类似古董的铜夜壶用布包了几层藏在床下。几天后 日本 人又来搜查,把铜夜壶当成宝贝带走。吴培文深知 日本 人不会善罢甘休,选择了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吴培文出走后 日本 人又来了几次,他们确认宝贝被他带走后才算罢休。
  吴培文一走就是10年。在第7个年头时也就是1946年,国民党 安阳 政府获悉了藏鼎的准确位置后,将鼎挖出放在了县政府,遗憾的是,已经被锯下来的鼎耳却遗失了。后来一位国民党军官将鼎运到 南京 ,当作寿礼送给蒋介石,存放在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中央博物馆。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7

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8年,大鼎首次在 南京 中山 门半山园展览,蒋介石亲临观展。当时拍摄的照片显示,大鼎鼎耳部位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南京 解放前夕,蒋介石准备将鼎运到 台湾 被解放军截获。新 中国 成立后,经多年寻找,只找到一只鼎耳,另一只至今仍无下落。1959年, 中国 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母戊鼎从 南京 调往 北京 ,入藏 中国 历史博物馆。当时的专家为了保持鼎的完整性,同时为了美观的考虑,经过反复试验,依据另一边保存完好的鼎耳,进行了原样复制。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两个鼎耳为一真一假,但当年专家们做的太好,普通游客在展柜外边只用眼睛来看,还真分不出来哪个鼎耳是真哪个鼎耳是假。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8

中国国家博物馆

  名称变更:从司母戊鼎到后母戊鼎
  1959年,时任 中国 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考证鼎内壁的青铜铭文,认为这尊 大方 鼎铭文为“司母戊”三个字,于是这尊历经沧桑的 大方 鼎有了自己的名字——司母戊鼎。当时认为,司母戊鼎是商文王丁为了祭祀母亲“戊”而专门铸造的。
  1976年, 安阳 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后母辛鼎,对比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商后母戊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后母戊鼎应该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后来,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司母戊”应该是“后母戊”才对。因为后有“君主”之义,例如“夏后”指的就是夏朝的君主。母是“母亲”的意思,所谓“后母”,不是继母之义,而是指君主的母亲,“戊”是她(君主的母亲)的名字。“后母戊”三字连起来是“君主的母亲戊”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了“后母戊”这种说法。所以2011年3月底,这件国宝青铜器正式改名为“后母戊鼎”。

一篇:商朝:杜岭方鼎

下一篇:商朝:子龙鼎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图9

作者,徐祥,贵州安顺人,偶尔读书、旅行、写作、摄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从历史的视角观察现实与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3013.html

“四足的鼎又叫什么(国家博物馆系列)” 的相关文章

宋代定窑位于哪个省(汪有良著名鉴定专家论)

宋代定窑位于哪个省(汪有良著名鉴定专家论)

汪有良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特约研究员 从出土古代生活土中残片论述陶瓷历史 今天我要论述的是从衢州一工地出现古代残土中的瓷片说起,为什么要从一片残缺的北宋瓷片论述呢?因为该瓷片可以把中国陶瓷文化的艺术工艺推行到一个最高境界。该瓷片能有什么可以把陶瓷历史推向一个最高度,这里我就从该瓷片...

72小时猜一个字是什么字(汪涵拼命提醒谜底)

72小时猜一个字是什么字(汪涵拼命提醒谜底)

继缺席《奔跑吧》撕名牌环节之后,最新一期《天天向上》终于等来了nine percent的队长蔡徐坤。虽然是第一次做客《天天向上》,但蔡徐坤的表现一如既往成熟稳重,跟每位主持人握手的时候都不断鞠躬表示礼貌与尊重,原来蔡徐坤这么火不是没有道理的,优秀的实力与人品让无数人心甘情愿成为他的忠实ikun。...

今冬麦盖三层被意思(立冬将至)

今冬麦盖三层被意思(立冬将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迎来了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寒冷冬季即将开启。而老一辈通过立冬这天的天气情况,来预测今冬天气以及来年的年景,听老人说立冬有“三怕”指的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立冬有“三怕” 一怕:风向不对 立冬当天的风向决定作物收成情况,老话说“立冬若遇西北风,来...

邮政快递单号怎么查(ems快递丢了怎么办)

邮政快递单号怎么查(ems快递丢了怎么办)

通常EMS快递在运输的过程中会有详细的运输记录可供查询。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的EMS快递无法按时到达,则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查询和索赔。 通常每个EMS快递都有一个对应的单号,在对方给你确认要发货时,通过都会给你提供一个单号。在货物未到达前,一定要保存好该单号,以便在快递无法到达时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