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是什么意思(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那么多人给了我答案)
今天的西藏,真的很好
——写在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日
小 敏
一个人行走在西藏,一切都那么陌生,一切都那么新鲜。我感受着西藏,亲近着西藏,我多想把所有的美好装进心里,那么我就可以拥有更多精神的指引。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勇敢的。虽然偶尔伴随着头疼,可我依然想和西藏待得久一点。是的,走进西藏,用尽了我全部的力量和勇气。

晕晕乎乎上了出租车,出租车司机真的很健谈,他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翻身解放纪念日,你可以到布达拉宫去看,很热闹,很壮观。这让我一下子来了精神。他说:“拉萨、昌都这一带都很喜欢共产党的。”我说:“那你们喜欢解放军吗?”司机师傅很爽朗地说:“当然喜欢了。”解放军给了我们人身自由和尊严,还分给我们土地,帮我们种庄稼、捡牛粪、打水、扫地等,我们都管他们叫“菩萨兵”。
他的一句当然喜欢,让我感受到人民解放军和藏族同胞深厚的感情,那一声声金珠玛米更是表达了对西藏军人的情感。而以18军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更是改写了那片土地的历史,成为那片土地最热情的记忆。
记得我和老一辈西藏老兵交谈时,他说:“解放军来西藏时,那不是一个苦字可以形容啊!”我至今记得他说这句话眼含热泪的表情,那也许是对那个时代的体恤,更多的是对踏上西藏这片土地上的人深深的心疼。
记得李俊琛阿姨讲过这样一段话,解放军进军西藏,部队面临翻过多座雪山,趟过多条冰河,高寒缺氧等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冬天睡雪山,睡冰河,下雪了,砸倒了帐篷,就只能睡在雪窝里。早上起床,鞋都是冻到冰上的,必须要想法刨出来。
夏天虽然有美景,有野果可以充饥,但是蚊子多的难以想象,还要面对泥石流,塌方,阴雨各种自然灾害,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遭遇蝗虫无情的袭扰。长期吃不饱,穿不暖,因为高寒缺氧,水都烧不开,常年吃生饭。这样的艰难困苦更是这个时代的人难以想象的。
张国华司令员带领着52师的指战员和前方政治部文工团,从四川徒步直奔拉萨。4000多5000多甚至6000米的雪山上,在世界屋脊修出一条天路,连接起内地和边疆,对保卫祖国的边防,对于西藏的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十八军创造了奇迹,没有现代化工具,全靠官兵们人工作业,同时也付出了平均一公里就牺牲一名官兵的代价。
正如朱德总司令为进军西藏部队的题词:“不怕困难,不怕险阻,管你崇山峻岭、雪山草地,我们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没有人民解放军通不过的道路。”

李俊琛阿姨所在的文工团并没有成为部队的包袱和累赘,一样挥汗如雨,开山劈石,还要抽时间收集,编写先进故事,歌颂英雄模范,不断创作新节目,激励官兵斗志。因为反动派的宣传,最初藏族群众对解放军很恐惧,为了与藏族人民沟通,文工团抽空演出,敲锣打鼓招引群众,可是大家都不敢来看。
最初只有几个小孩偷偷跑来,孩子们一来,妈妈们就来了,慢慢的村里人都来了。文工团唱藏族歌,跳藏族舞,宣传党的政策,宣传修路的意义,还帮忙解决藏族同胞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生活中的困难。
渐渐地藏族群众打消了恐惧,她们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部队。而在西藏这个特殊的地方,可以说藏族认识解放军就是从认识文工团开始的。文工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斗队,宣传队,生产队,工作队,拉进了解放军与藏族群众的感情。让藏族群众深切地感受到共产党好,解放军好。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就没有西藏的今天。
很快,藏族群众和解放军成了一家人。亲切的称呼解放军“金珠玛米”,这个藏语名称原意是“打开锁链的兵”,“金珠”的汉语意思是拯救苦恼的菩萨,“玛米”的汉语意思是兵,“金珠玛米”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的意思。而在进军西藏中,文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像毛主席老人家说的,革命成功靠两杆子,那就是枪杆子和笔杆子,这就是真理。

1959年,反动派看到农奴越来越亲近解放军,拥护共产党。所以发动了叛乱,妄想打败解放军,赶走共产党,永远维护奴隶制社会。经过藏族同胞和解放军的英勇巷战,叛乱以失败告终,那一张张被虐待的面孔,那一个个被剥削的人,那被剥下的人皮,一只只被剁下的手,脚,被挖去的双眼,被钉死在木板上的少女,成为了那个时代永远的悲哀和最痛苦的记忆。
百万农奴翻身解放,让天空露出了久违的阳光,从此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彻底迎来新生。那些悲惨的,血腥的一去不返,人民真正当家做主。
而“农奴”这个1959年以前西藏土地上特有的称呼,永远被埋葬,地狱般的生活永远结束。那个黑暗的时代,那些被吆来喝去没有一点做人尊严的同胞终于可以露出笑脸。那些奴役制度下悲哀生活的人和被惨绝人寰的刑具折磨的人在阳光的沐浴下得到更多安慰和温暖。历史被改写,也会被铭记,而我们坚信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西藏,就是人们神往的天堂。
而藏族同胞对解放军是真心的爱戴和拥护,他们真心感谢人民解放军带领他们脱离苦海,修筑幸福平安大道。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全区各重要的城镇和一些边防要地,使西藏全境获得了解放。英勇无畏的指战员终于将红旗插上了世界屋脊,那里每一座高耸的雪山和五彩的经幡那么深情地记忆着昨天,祝福着未来。
李俊琛阿姨说她们整整用了四年多的时间走到了拉萨,到了拉萨,就感觉到了天边。今天一条条天路盘龙云海,内地的人们可以通过多条线路自驾游到西藏,也可以体会坐上火车去拉萨的惊喜和美好。而贡嘎机场更是敞开大门迎接所有热爱西藏的人们,这一切都那么不同凡响,今非昔比。今天的雪域高原处处散发着迷人的魅力,那么多向往西藏,扎根西藏的人,和谜一样的西藏紧紧相拥。
行走在雪域高原,我很难想象几十年前几十年后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惊喜于我眼中的世界,那么圣洁,那么让人记忆犹新。我很难想象那么多老西藏跋山涉水来到西藏,以及他们所承受的煎熬和苦痛。今天的西藏俨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圣地,在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多想近距离的感受,感受与世无争的美,感受西藏特有的风土人情。
随着朝圣的人群一路行走,我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然而,那么多男女老少给了我牵引,在他们的脸上我看到了岁月的痕迹和生命的仁慈。他们的眼中有我想看的世界;他们的心中有我寻找的信仰;他们的脚下有我眷恋的尘埃;那些自然和真情流露的,多么让人惊艳。我不问风花,不问世事,那么多人给了我答案,今天的西藏,真的很好。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小 敏 河北承德人,幼儿教师。喜欢文字,渴望用最美的文字讴歌时代最可爱的人。

作者: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