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在哪里(一个是天下第一关)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背后,是一连串大大小小的战争。萧萧北风吹,咴咴战马鸣。举目神州大地,没有哪里比雁门关的战事更多。

“天下九塞 ,雁门为首”。九塞指的是万里长城上的九座关键要塞,分别是现在的雁门关,居庸关,八达岭长城,紫荆关,楚长城,黄草梁,井陉关,句注塞 ,平靖关。这九座关隘中,雁门关以在历史长河中出现的时间更久远、战事更频繁、名气最大而位居九塞之首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北边,距离县城约20公里。《吕氏春秋》中写到,天地九塞沟,搭起一钩住。这个钩指的是吕梁山脉的勾注山,雁门关雄踞其上,此地有天地之险。卢龙飞狐,雁门为先。卢龙、飞狐是古地名,都在山西北部。

公元前1023年,周穆王到此巡视并派军队长期驻扎。战国赵武灵王设雁门郡,名将李牧奉命驻守雁门,率军大破匈奴,边境百姓生活安宁十余年。雁门之名始自初唐,当时北方突厥开始强大,屡次侵犯边境,于是在制高点设立关城。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北方大雁南迁途经这里,连大雁都不能飞过,遂名雁门关。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从周朝战国开始,此后中国的各个朝代都把雁门关作为国防要地,关系国家兴亡。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多少历史名将在此金戈铁马、浴血杀敌。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戍边雁门,大破匈奴十万骑;秦统一后大将蒙恬率兵数十万北出雁门,大败匈奴七百里;大汉李广、卫青、霍去病先后在雁门关壮我国威;隋朝杨素、杨广,唐朝薛仁贵,北宋杨继业父子……直到元朝以后。

雁门关的战略位置为何这么重要?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在中原,山西就成了北方其他民族进犯中原的主通道。雁门关北接晋北名城大同,往南就是忻定盆地、并州府,西面还有唯一的古道通往蒙古高原。雁门关一旦失守,华北沦陷、中原危矣。

雁门关的地形具备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一道道起伏的山脉构成了重重天险,高山中间只有一条蜿蜒的古道可供通行,雁门关就坐落于古道的最高处。
站在长城的烽火台上,深沟巨谷、群山巍峨,古老的长城像一条苍龙飞向远方。虽然眼不见刀光血影,但耳中鼓角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