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子是孔子的朋友吗(生活中的国学11:有子是谁)
生活中的国学:有子是谁,做学问的根本是什么?传统文化密码-11
有子是谁?这个问题也许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相比起孔子、孟子、老子、孙子,有子的名气就小多了。有子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名字叫做有若,字子有,他的年龄比孔子要小四十三岁。在孔子逝世之后,他的学生们都非常怀念老师,因为有子的学问很好,便请他给学生们讲授过课业。因此,在孔子的其他弟子的心目中,有子就好像是孔子的助教一样,有着特殊的地位。

孔子的学生在编写《论语》这部书的时候,在编写到这一篇时,就提出了有若曾经说过的话。所引用的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说要看一个人是否有学问,先看看这个人对待父母是否尽了孝道,对待兄弟姐妹和朋友们是否友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说,能够做到“孝弟”的人对待父母亲人和朋友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样的人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容易犯上作乱的。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情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宗族的力量,有着不可小看的效果。因此,以“友道”为主要内容的这套组合,南师姑且把它称之为“特殊社会”,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讲的帮会。在我国,帮会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从秦汉以来,直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帮会的存在。

曾经有人持有一种观点,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在一起就会生起变乱,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直以来,中国历朝历代的农民都是非常老实的,他们的愿望也非常单纯,只要能够安居乐业,没有其他麻烦,哪怕吃青菜豆腐也是满足的。而当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特殊社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就是发生社会变乱的时候。
在那些特殊社会里,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他们是非常讲究仁义之道的。在这种特殊社会所奉行的规则和思想里,包括了孔子、墨子以及游侠的思想,是这三种思想的融合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中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可是,他们凡事也是要论感情的。

因此,有子说,如果一个人具有真性情,他就不会去做一些犯上作乱的事情,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事情有自己的分寸和限度,也有自己的原则。
再回到做学问上来,学问的根本是什么?文章里已经做出了回答——君子务本。一个人拥有再多的学识、文章写得再好,这些都是枝节小事,而做学问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做人,也就是做人的根本就是学问的根本。一个人内心的修养如何,才是最应该为人们所看重的。因此,本立而道生,也就是说,做人的根本,在于孝悌,也就是培养人性中光辉之大爱、至爱和至情。

至于什么是“仁”,我们在后面的文章里会专门来讨论这个问题。仁,是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的目的。
(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内容,请参看南怀瑾先生所著述的《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