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师范学院教务科(一位老校长目睹高师60年的巨变)
福瑞号2022-12-02 03:32:11投稿661
睹高师六十年巨变
作者:徐永锐
我1957年调到高师任教,至1997年退休,四十年间任政治科科组长二十七年,任校长、校长兼党委书记、专职党委书记十三年。退休后仍住在学校校园近二十年。目睹高师1959年以来六十年巨变。
高师是广东高州师范学校的简称。高师有复杂曲折的历程。高师是现在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高师的前身是创建于1930年的茂名县立师范学校和创建于1942年的广东省高州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把茂师和女师两校合并,定名为广东省立高州师范学校,简称高师。1970年更名为湛江地区师范学校,1973年更名为广东省湛江地区高州师范学校。1980年更名为广东高州师范学校。1991年,学校被定为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加強培训师资项目单位。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试办“三二分段大专班”成为全国36所试办大专班中师之一。2001年并入茂名学院作为二级学院,更名为茂名学院高州师范分院。2010年,更名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2016年,学校转身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学校名称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
在教育部决定停办中师之后,很多中师学校变身为技工学校或普通中学了。高师能转身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是很不容易的。从1959年的八百多名在校中师生发展到今天九千三百多名在校师专生,是巨变!
六十年来的巨变,靠的是学校历届领导班子,以“一切为了两代师表的终身发展”的办学理念,要求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千方百计按党的教育方针,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培育学生,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言行举动要成为学生的好榜样。要爰护学生,教学相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锻炼成长了一批模范教师。例如,美术教师谭耀华特级教师,一直辛勤教好学生,并参加全国中小学美术教材编写工作。积劳成疾,退休不到一年就病逝。数学教师李朝宽,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担任副校长和高州市政协副主席直至退休。数学教师程耀杰,语文教师罗志林,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摸范。坚持教学岗位直至退休。体育教师黄岐川,被评为南粤优秀体育教师,坚持教学岗位至退休。语文教师龙瑞兰,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班主任,被聘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现仍担任学校副校长,在教学一线任教。语文教师江肇钦,被评为南粵教书育人优秀教师、茂名市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现仍坚持在教学一线任教。数学教师张文宏、张汉省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后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仍坚持在教学一线教书育人。
曾在高师任教,后调离高师的教师中,许多人成了专家和教育部门骨干。这和他们在高师任教时的严格锻炼也有关系。曾在高师担任美术教师的张宗俊、卢西林,成了著名的版画家。曾任高师校长的杨子江,担任广东省教肓厅厅长。曾在高师任数学教师的潘炬,担任广东省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曾在高师任语文教师的梁劲,担任湛江师范学院院长。曾在高师任体育教师的李祥,担任湛江师范学院副院长。曾在高师担任团委书记的刘寿华,担任茂名市教育局局长。曾在高师任校长的刘九权,担任茂名市教育局局长。曾在高师任教务员的梁永全,担任茂名市教育局局长。曾在高师任化学教师的梁旭全,担任茂名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曾在高师办公室任职的李挺,担任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长。曾在高师任语文教师的黃家祥,担任茂名市一中校长并评为特级教师。曾在高师任语文教师的李雪峰,担任茂名市体育学校校长。曾在高师任政治教师的钟英南,担任电白师范副校长。
高师历届领导班子和教师,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把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从事小学教师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贯串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六十年来几万名毕业生绝大部分到农村到山区任教,从小学教师起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本职工作并通过自学或函授或再考高等学校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历和能力,许多人成了名师,成了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骨干。
六十年来,高师为粤西地区尤其是茂名地区输送了几万名优秀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为当地的基础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特级教师陈佩芳、谭坤英、陈超、董国凤、罗林原、罗少珍、车慧清、卢小娟、卢春年、龙华、曾德统、马东光,全国优秀教师董阳春、崔耀珍、李兆洪、王典、钟永国、苏年生、梁洁行、陈少莲、李湖生,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级教师杨新梅,深圳市光明新区“感动新区十佳教师”龚郁明,珠海市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黃雄国,东莞市“三业百名优秀青年”陈曦,茂名市名校长吴中耀、彭志洪,茂名市名班主任廖雁、袁敏,是高师毕业生的杰出代表。
高师毕业生中,有一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为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骨干。现任茂名市教育局副局长潘华耀、余义才,高州市教育局局长陈佩超,茂名市名师高州市教育局正高级教研员邓豪等是高师学生中担任教育行政干部中的佼佼者。
改革开放以来,高师的中师生中,有少数人继续考上高等院校深造,毕业后仍从事教师工作,在工作中成绩杰出,被评为正教授的有车永强,评为副教授的有傅冰玲、彭海燕等。
1991年,广州市要补充公办小学教师,向省教育厅报告要人。省教厅指示广州市教育局来高师要毕业生。当年,高师给了四十多名毕业生广州市。
上述情况表明,高师在广东省知名度很高。有了这个基础,高师现任领导班子有了底气,主动努力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支持,积极创造转身升格条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茂名市委的重视和支持,市委书记李红军先后多次到高师考察调研。市委市政府向省政府申请把高师转身升格为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获省政府批准。
上面所写的,高师在茂名市建市六十年的巨变,都是笔者亲历目睹的事实。
作者:徐永锐。
作者单位:高州师范
(此文为茂名建市六十周年征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