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技术视频(青蛙养殖技术与管理:青蛙应该怎么养)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青蛙类又名田蛙、田鸡等,历来被称为“庄稼保护者”,是30多种农作物害虫的天敌,如螟蛾、稻苞虫、稻蝗虫、蚁蚁、蟋蟀、叶蝉等。

01
育幼蛙技术要点
小蛙池子保持水深0.3~0.5米,水面有3~5个喂料台和休息台。幼蛙密度在50克以下的,幼蛙密度在200~300克/㎡,在50克以下的,幼蛙密度在100~200克/㎡。同池蛙在饲养管理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其幼蛙的不同口径进行调整。当幼蛙的喂食粒径为2.0 mm时,在幼蛙个体20 g~30 g时,在幼蛙个体3.0 mm时,在幼蛙个体30 g~50 g时,在幼蛙个体3.5 mm时。每天喂食大约是青蛙体内总重量的5倍。应经常在家中换水,保持水质新鲜

02
成蛙类养殖技术要点
进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快,是商品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除供应足够的饵料外,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以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人工培育的高蛋白、高繁殖率活饵为主。把蚯蚓放在土堆里,只要我们每天晚上进行切片,把不同浓度的石灰水洒在土堆表面,蚯蚓就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同时也要吃一些配制好的饲料,并要及时调整饲喂密度。
经过1个月的饲养,成蛙。体蛙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体蛙密度改为每平方米1只。之后短期提升,青蛙就能成为商品市场。

03
病害防治的重点
防治青蛙疾病应以预防为主。注重环境卫生,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均衡,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可减少蛙病的发生。该病的暴发通常是蛙败血病、泡泡病、 Trichodiniasis、红腿病和胃肠炎。

上面是今天带给大家的青蛙的养殖技术,关于青蛙如何养殖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
关注我,带您看更多与农业相关的知识
如果您也从事农业,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小程序
“吃土了”农活小程序,
欢迎您的加入!


农业号
不一样的农业资讯媒体
土地|农机|农资|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