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正文内容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

福瑞号2022-12-01 10:18:09投稿203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宛陵(今安徽宣城)人,世称宛陵先生。

梅尧臣屡试不第,以恩荫做了小官,其后仕途不顺,一直到宋仁宗皇祐三年,才赐同进士出身。

但梅尧臣在诗坛上声望很高。他是北宋“诗歌革新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强调《诗经》《离骚》的传统,将关注现实、强调美刺功能的诗歌风雅精神,在那个时代重新号召“重启”。

他的《田家》:“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写田家之苦;《田家语》“谁道田家乐,春税秋未足。里胥扣我门,日夕苦煎促”,都是那个时代重新崛起的“为民请命”之声。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图1


梅尧臣也提出了一些诗歌创作理论,“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对宋诗产生了很大影响。

刘克庄《后村诗话》称他为宋诗“开山祖师”。

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指出:“开宋诗一代之风气者,如梅尧臣、苏舜钦二人。”

《苕溪渔隐丛话》说:“圣俞诗工于平淡,自成一家。”

梅尧臣追求的“平淡”之风,是相对于此时西昆体追求藻饰、浮靡空洞的弊端,提出的返古之道。这种平淡是“古淡”,用朴质通俗的语句,锻造出含义深刻、警醒、能够反复咀嚼的深沉思想。一如他对林逋的赞美,“平淡邃美,读之令人忘百事也。”

《陶者》就是杰出的代表。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图2


《陶者》是表达社会分配严重不公的现实主义诗作。养蚕的穿不起丝绸,制瓦工盖不起房子,都是为富人做“嫁衣裳”。

“陶尽门前土”,写劳作的艰辛,工作量的巨大,将门前的土都陶光了,制作成瓦片。“屋上无片瓦”,可是自己却住着草房,连一个瓦片都用不上。写陶者生活的贫寒。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那些十个指头不沾一点泥土的人,却住着高楼大厦。贫富的差别,强烈的反差,表达着对社会分配不公的指责。

这首诗和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唐代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表达的意义是类似的。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图3


都是通过一个个体生命苦难的小视觉,表现宏大的社会问题。鲜明的反衬,尖锐的对比,却用平淡至极的语言表述,对于社会不公的谴责和这种现象的叩问,发人警醒。这种艺术的高浓度锻造能力,真正体现出诗人深厚的功力。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图4


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鳞鳞:像鱼鳞一样密集排列。

制瓦淘尽门前土,自家草屋矮又低。高楼联排居住人,原来十指不沾泥。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图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7302.html

“十指不沾泥的下一句(陶尽门前土)” 的相关文章

各种奶茶图片大全高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

各种奶茶图片大全高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

最近几天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在网上刷屏 还火上了微博热搜 晒图的方法很简单 只要放出一张奶茶的照片 搭配上这句话就可以 截图红包发朋友圈的 也越来越多 不少人满脸问号的问: 这到底是什么梗啊! 看着看着 猝不及防就被塞了一嘴狗粮 ↓↓↓ 有网友给出各种猜测的解释 倒是蛮有道理的 小编...

中国联通彩铃网(一起玩转全新天气主题彩铃)

中国联通彩铃网(一起玩转全新天气主题彩铃)

在等待中看见可能,让每一种可能不只有未来!中国联通视频彩铃邀你一起玩转全新天气主题彩铃,让每日的阴晴冷暖尽在手中!...

天津科技大学专业(天津科技大学6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天津科技大学专业(天津科技大学6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公布首批获批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天津科技大学工业设计、包装工程、环境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和财务管理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

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夺帅也)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迪。在文化多元的现代,很多人都太过浮躁,面对问题不知所措,却不知国学之道是对问题最直观的解答。 国学经典需要一批新时代的精英们来继承!弘扬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推广国学教学、培养传统文化素养迫在眉睫。 因此,华商领军特设国学专栏,依次带大家通读“四书五经”,为企业家们在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