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登科什么意思(五子登科是什么意思)
首先祝大家: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阳开泰,四季平安,五子登科,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斗之才,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百世流芳,千秋万代,万事如意!

一套成语说下来,通俗易懂,喜气洋洋。13个成语大家基本都懂,但是说到五子登科,你知道是什么典故吗?
“五子登科”是一个充满喜庆与祝福的词语,通常把它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这个词语很通俗,从字面就可以理解。“五子”意指五个孩子,“登科”意思是科举时代应考人金榜题名,也就是说科举考中进士。五子登科本为中国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三字经》有云:“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窦禹钧重礼仪、有德行,而且他家庭和睦、教子有方,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是同龄人中的翘楚。窦禹钧的五个儿子相继登科及第,顺利步入仕途,可谓光耀门楣,人称“五子登科”。窦禹钧的这“五子”分别叫窦仪、窦俨、窦侃、窦偁(chēng)和窦僖。
长子窦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历经后汉、后周。北宋时期,窦仪官至工部尚书兼判大理寺事,后改任礼部尚书,是宋初名臣。
次子窦俨,同兄长一样,同属后晋进士及第,历仕后汉、后周,宋初任礼部侍郎。
三子窦侃,是后汉初年进士。在北宋官任起居郎。
四子窦偁,后汉进士及第,分别为后周太祖、宋太祖、宋太宗三位帝王效过力,被宋太宗赵光义提携为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五子窦僖,后周初年进士,在宋朝任职左补阙。左补阙掌供奉讽谏,职责主要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并可以举荐人才。
这就是五子登科的典故了。
以上资料来源网络如有疏误请联系作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