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张欣(SOHO创始人张欣:流水线工作五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何为大丈夫?在孟子看来,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贫贱时能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意志;威武时能不做理亏的事情,这便谓之大丈夫也!
俗话说,大丈夫不与小女子一般见识,自古以来虽有男尊女卑的陋习,却也有男士谦让女子的优良风度。
社会统一的绅士要求,是否真的只要求和实践在了男子身上呢?我以为的大丈夫虽是以男子做标准,实则却是在警示每个人的处世之道,不分男女之别。
然而,在中国繁荣昌盛的现代,有一位女子却似乎"反其道而行之",她每年在中国捞金16亿,买一亿美国豪宅加入美国国籍,还给哈佛捐了6亿!
再看她对中国慈善的帮助,却没有这么好看和令人佩服的了。她是否做到了富不淫、贫不移、威不屈呢?

孟子
北京女孩,打工五年
这位豪赚豪捐的女士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国鼎鼎大名的SOHO创始人之一,也是潘石屹背后的强势女人,她就是张欣。
1965年,张欣出生北京。上世纪的北京,被誉为是寸土寸金的国之大城,五湖四海的人都想往北京跑,想赶上所谓的"赶海热潮",就算是如今,北漂的年轻人依旧热情不减。
所以,这北京遍地都是有钱人吗?并不是的,至少一开始的张欣一家不是。

张欣
她出生之际,父母还都是奋斗在北京的基层人士,在工厂流水线做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活计,每个月,父母两人的薪水加起来也仅够维持家庭日常开销。
不过,孩童并不因为钱多钱少而惆怅,有一胡同够玩闹,有一干朋友作陪,那就足够无忧无虑了。
在北京的快乐生活应该是张欣大半辈子中为数不多的轻松时间。
14岁那年,张欣的父亲欠下债务,且无力偿还,面对隔三差五凶神恶煞的要债人,张欣父母根本无法应对。
于是,他们一家跟着人潮逃到香港。

原以为香港遍地是黄金,来了香港一定能找到一门好差事,可他们不曾想,香港这块"大蛋糕"早就被人群瓜分得只剩渣滓!
张欣的父母并没有找到高薪的工作,生活的压力反倒比以前更甚。并且因为张欣的户口问题以及学费问题,她上不了学。
既然辍学在家无所事事,张欣想,还不如去挣着钱减轻父母的负担。
想挣钱,却没多少实力,14岁的张欣被定义为童工,没学历提供专业知识,也没有体力做男人的活路。
找来找去,最后只有工厂流水线的计时工愿意要她。

什么叫计时工?也就是按做工的小时付费,如今许多兼职工作单位付给员工一个小时10-20元的工资不等,已是非常低的了,1979年的计时工能拿多少工资可想而知。
计时工的工资低,提供的也是最廉价的劳动力,不需要任何脑力成本,放在如今的张欣身上,想必她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
可是放在14岁的张欣身上,她觉得很满足也很幸运。
不仅在工厂中干活,张欣还尽可能高效利用时间,见缝插针的找兼职做,比如餐厅的洗碗工、街头的传销员,张欣都有过任职的经历。
如此五年时光,张欣任劳任怨,也吃了不少苦头,好在她熬了过来,还存下一笔钱。

存钱留学,荣誉回国
对于一个小姑娘来讲,五年的青春就是一去不复返般弥足珍贵,张欣用了五年时间成长和蛰伏,为的是往后涅槃重生、破茧成蝶。
虽然当计时工很累,但张欣也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学业,她挑灯夜读,利用片刻的空闲时间补上功课,还对于金融方面格外关注。
当然,或许正是在香港过了太久的苦日子,张欣早就有发大财的梦想,想要发财就得创业,就得有出类拔萃的专业知识。
于是,张欣拿着自己打工五年存下的3000英镑,以及一口炒菜锅、一本英汉字典,意气风发的去了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学习经济学。
很难想象,一个刚过18岁的少女,英语说得不流利,日常交流还得靠词典来翻阅,没有多余的生活费需要自己炒菜负担一日三餐,且没有长辈陪伴身边……异国他乡,张欣的毅力和韧性实在让人佩服。
有人一生都在退怯,也有人一生都在逆流而上。

张欣并没有因为眼前的窘迫而灰溜溜回国,她不仅顺利拿到本科学历,还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了硕士学位,专攻发展经济学。
从始至终,张欣的目标就坚定不移,1992年硕士毕业的她曾在高盛集团以及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中任职,负责的是中国直接投资的项目。
3年的任职经验让张欣在投资与金融行业打下基础,摸到门道,也突显出自己的锋芒。
1994年,张欣回国创业。不过她回国以后她迎来的第一个惊喜并不是创业成功,而是爱情的丰收。
刚刚飘洋过海回国的张欣,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海归女精英,这类女性独立自主且雷厉风行,最受成功人士的青睐。

四天闪婚,创办SOHO
与优质的成功男士结合,那就是强强联手,事半功倍,可张欣偏偏不这样,反而对农村出身的潘石屹青眼有加。
没错,如今SOHO的掌门人潘石屹在年轻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农村出身的穷小子罢了,没有豪门背景,也没有好看的学历,各方面看上去都资质平平。
然而,在朋友们介绍的一众人里面,张欣唯独欣赏潘石屹。
张欣谈起以前的相亲讲,不知为何总觉得潘石屹日后能成大器,不是池中之物。现在我们站在上帝视角来看,张欣的眼光属实不差。

潘石屹、张欣
"土鳖"与海归的恋情,跌破了观众的眼镜,却惊艳了两个人的光阴。潘石屹对张欣也是惊鸿一瞥、一见钟情,两个人从相识到相恋再到步入婚姻的殿堂,仅仅用了四天时间!
四天,妥妥属于的闪婚类型了,看来在当年张欣和潘石屹也是属于比较前卫、开放的年轻人。
29岁结婚,婚后生活也一直甜蜜,潘石屹虽然没有什么背景和本钱,却胜在有一颗雄心和一份勇气。
1995年,夫妻二人商议决定共同创业,他们在北京创办了如今SOHO中国的前身——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

企业创办初期,一直是由夫妻两个人共同打理,在商业扩展和业务拓张上面都是采取两人的意见。
然而渐渐的,两个人也出现了意见不能磨合的时候。张欣走的是新式的险中求胜路线,并且在行政管理上更欣赏民主,但是潘石屹却更追求稳重,希望步步打好基础。
就这样两个人在管理上面莫衷一是,争吵也多了起来。
张欣是个聪明人,她心知婚姻需要小心经营,所以并没有执拗这个问题和潘石屹较真,男人在事业上面有热情有主见不是坏事。
为了给两个人更多的空间,也为了让两个人重回恋爱的轻松氛围,张欣决定暂时退居幕后,专心辅佐潘石屹。
只是说,张欣的退让反倒让潘石屹十分的不自在。张欣既是让他心动的妻子,也是让他欣赏和佩服的女强人,在经营公司上面,潘石屹不能没有张欣的帮助。
于是张欣回归SOHO中国,现任SOHO公司的CEO兼执行董事。
2007年,在张欣的一手运作之下,SOHO中国成功在香港融资上市,创造了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

迄今为止,中国的女投资家中,张欣都是屈指可数的可贵之才。
据不完全统计,SOHO中国每年在中国市场上的盈利就高达16亿元,是个让人望其项背的天文数字。
可是伴随着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张欣的人品却遭到了质疑和攻击,都说她是个中国的资本家,却不是个体面的中国人,这是为何?

SOHO
豪捐6亿,改换国籍
原来张欣事业有成之后一直乐于慈善,可是慈善的对象却不是自己的祖国,而是美国!
从2014年起,张欣陆续为国外知名大学捐款近亿元,甚至一次性为美国哈佛大学捐款6亿!6亿元的巨款,放在中国的自然灾害爱心捐款活动中,也是极少的个例,张欣居然能一口气拿出这么多资金做教育慈善,真的是热心社会教育吗?
其实,给哈佛豪捐的新闻放出之后,读者们就十分不满意,既然是为社会教育做贡献为何不捐给国内的大学,在中国也是有非常多的名流大学的,没必要非得捐给哈佛!
张欣是不是崇洋媚外?
这个事件已经为张欣造成很多负面影响,不想之后的新闻更加让人对她质疑和不屑。

张欣成立基金会
就在张欣为哈佛捐了6亿后一年,张欣的儿子居然在哈佛入学了!两件事情前后联系起来,不免让人猜忌,张欣的6亿虽然美名其曰做慈善,实则为儿子铺好世界顶尖大学的花路罢了!
各类不好的报道铺天盖地,张欣也没有几次正面回应,她之说自己的捐款只为教育。中国虽然经济发展起来了,可贫富差距仍旧严峻,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出国留学没有机会,她回想自己的经历,只是想为这批境遇相同的年轻人提供机会而已。
张欣的这番解释联系她19岁奔赴英国求学的经历,是完全说得过去的。可是张欣偏偏在风波没有完全过去的时候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引发群愤。

加入美国国籍,张欣身上的"污点"算是彻底洗不清了。中国人讲究投桃报李,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祖国更是不容背叛的。
所以张欣在中国赚钱,却在美国捐钱的事情仅是导火索,真正让她失了民心的还是改变国籍一事。
关于张欣和潘石屹的最新消息是,2020年他们以87.5亿人民币的财富值荣登富人榜358位。
孟子说的大丈夫之准则,张欣做到了富不淫、贫不移,可威不屈是否做到了,我想还需要社会的评判。

一直以来,每每想起祖国是如何守住我们的大好河山、是如何挺过艰难岁月,就难免热泪盈眶,心中也会悄然升起自豪之情。
祖国,从宏观来看太宏大了些,好似偌大个祖国凭一己之力根本改变不了多少,也做不了太多贡献,索性就过好自己,不想太多。
然而,千千万万个普通的我们,凝聚起来何尝不是一份大力量,只要把祖国永远存在心中,那就是对祖国最好的报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