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完整版(《夸父追日的故事》原文完整版)


夸父是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人物之一,又名博父、举父,夸父是幽冥神、地母后土(厚土娘娘)的孙儿。
“夸父”中的“父”字:对一个部落做出重大贡献的首领被尊称为“父”。
“夸”字的甲骨文上“大”下“于”,“大”像是一个很强健高壮的“人”表示很有力,“于”则像云气舒展。一个孔武有力的强大的人,跨越在云气之上,似乎是被神化了的天神。
夸父追日的故事简介
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在半路渴死了。他遗下了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夸父追日的故事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在北方茫茫荒野里,有一座大山,山上住着巨人氏族——夸父族。

夸父族的首领名字叫做夸父。他在地上一坐,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来,脑袋就可以碰到天上的云。

太阳离这座大山太远,因此,这里整年几乎都见不到太阳,一片黑暗,非常寒冷,人们的日子很苦。

夸父见到这种情景,非常心疼自己的子民。为了改变人们的处境,他决定去寻找太阳,想把太阳捉住。

夸父翻越了一座座高山,跨过了一道道河流,眼前越来越亮,夸父高兴极了。

啊,看见太阳了,夸父使劲追呀追,夸父追的越快,太阳走得也越快。

追啊追啊,夸父迈开大步,紧紧追赶!夸父脚磨破了,身后留下一串鲜红的脚印,变成一朵朵耀眼的红花。

追啊追啊,他追了九天九夜,离太阳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热。

追啊追啊,夸父太累了,折了一根桃枝当手杖。

追啊追啊,夸父口渴了,在黄河边上,伏下身子,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干了。

夸父又赶到渭河边,一张嘴又把渭河里的水也喝干了,还是不解渴。

于是,夸父向北走,又喝光了北方一个大湖里的水。

终于,在太阳就要落山的地方,他快追到太阳了。

可是,夸父实在太累太渴了,身体再也支持不住了,慢慢的倒了下去,闭上了眼睛。

他的身体变成一座大山,人们称它为“夸父山”。夸父倒下时扔下的手杖,也变成了一片桃林,结出了甘甜的桃子,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们解渴。

夸父的子民沿着夸父鲜红的脚印,来到了夸父山。这里有先祖夸父留给他们的光明和温暖。
夸父追日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每个人做事情都应该先思考后行动,要量力而行,如果只有毅力,却因缺乏必要的水源储备,最后也会功亏一篑。但是它的深层含义告诉我们: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够走得快,走得越快才会感到越空虚,才可以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故事中的夸父最终没有追赶上太阳,半路上被渴死了,他化作一座山,手杖变成了一大片桃林,桃林结出的果子供行人解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努力下去,为理想而奋斗。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愿望。
更多有趣的睡前故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