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神庙的作用(水浒中为什么会有很多山神庙呢)
喜欢阅读《水浒》这部小说的朋友会发现,《水浒》中有很多山神庙。
每座山神庙,不是建在山脚下面,就是建在山腰之间。那么,《水浒》作者为什么要设计那么多的山神庙呢?
很多读者认为,建了这么多的山神庙,安排了这么多山神庙的情节,主要是为了让人物有落脚的地方,让故事情节有个发展的平台。
其实,作者设计了那么多的山神庙,还是因为人类太渺小,智慧太单一。
有关山神庙的情节,最突出的是林冲那一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林冲到达草料场以后,就扛着花枪提着酒壶去酒店沽酒。当他来到山神庙前,在大雪纷纷中舞了一段花枪,舒展近几个月来在发配过程中的郁闷之情。这情节中出现的山神庙,也成为林冲草料场的房子被大雪压倒了以后,来到山神庙里落脚做了铺垫。
当大雪把草料场压塌了以后,林冲就到山神庙躲避风雪。不久,他发现草料场起火,陆谦和富安在山神庙门前谈话……于是才发生了杀死陆谦和富安,投奔梁山的故事。
这山神庙有什么作用呢?第一,给林冲提供了栖身的场所。第二,林冲用大石头抵住山上庙的门,偷听到了陆谦和富安的谈话,了解了自己被发配沧州的政治动机、政治意图。第三,山庙中的神像画启示了林冲,必须惩治政治对手,必须杀死陆谦和富安。我们可以说,山神庙中的木雕泥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我们要思考的是,不仅是小说情节上需要这座山神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山神庙呢?有的专家学者认为还是因为人类太弱小,希望从山神那里得到援助,得到力量。

在中国文化学中,山神庙实际是人类对山神表达的敬畏。你想想,人类取之于山林而用之于自己。大山赋予了人类与丰富的物质材料,大山也给人类以精神上的安慰和心灵上的寄托。人类希望像大山一样高大,像大山一样长久。因此,像山一样长久的渴望,像山一样高大向怀想,像山一样安稳的生活,就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向往。
我国古代在各地建造的山神庙,更多原因是人类太渺小!山林中险象环生,毒蛇猛兽遍地。各种塌方泥石流,也常常伤及人的生命。人类以自己的力量难于抗拒大山里的环境。因此,建设山神庙还是因为人类难以抗拒自然,即人类本身的太过渺小。这样,建造一座山神庙,就不仅仅是感谢大山对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还是表达了对大山的一种感激之情,一种敬畏之情。
有了山神庙的存在,也就有了守护神的出现。因此,人们对大山便不再畏惧。在广大山区,人们进山之前,都要表达对山神庙的崇敬,逢年过节的时候,都要举行山神庙的祭祀。

其实,山神是不存在的。人们建筑山神庙,祭祀山神,一方面是为了取得心理上的安慰,另一方面是表达对大山的崇敬之情。毕竟大山给人以丰厚的物质生活资料,毕竟大山给人以心理上的安慰,就像武汉在抗击相关疫情的过程中建造医院取名字一样。火神山、雷神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希望以火神山和雷神山压垮消灭新冠病毒肺炎,还人民一幸福健康安乐。
不知道现在的全国各地的大山脚下,或大山的山腰里面,还有多少山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