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民学校(北京回民学校)
在北京回民学校,意外发现辽代仙露寺的故址,清末曾为商品成列所,北京每一处都有历史!
去年底偶然的一次机会,到北京市回民学校办事,完事在学校里转转。
发现门口不远处有两块树立在一起的石刻,走前细细观看,介绍:北京市回民学校前身是国立回民学院,建于1949年10月6日,院内建有清末兴建的口子楼,原为清末商品陈列所。现在这块石刻是光绪时期的状元张謇的手书,嵌在口子楼前。也是历史文物了。


这样,我饶有兴趣继续向前走,在后面见草坪上放置着一个椭圆形石块,上面还刻着一段文字,走近看时,才知道上面是关于辽代一座寺院的介绍。

原来,这回民学校所处的位置是辽代仙露寺的故址,据了解,这座寺院始建于辽代,那时是北京城内重要的寺院之一。
到了明朝,仙露寺重建,改称为增寿寺。清朝光绪三十四年,增寿寺被迁至南横街,在原址上兴建了农商部商品陈列所。建国初期,这里被改为国立回民学院,1979年恢复北京市回民中学校名,到了1985年,改名为北京市回民学校。


我们都知道,辽代时期的都城就建立在北京南城这一带,辽国的宗教以佛教和萨满教为主,兴建寺院,将此地逐渐发展为佛教文化中心。
到了现在,虽说有些寺院已经不复存在,但当我们走在北京的街道上时,或在某一处,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一些历史的踪迹,这就是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