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的由来(七巧板到底怎么玩)
七巧板的由来
你绝对想不到最开始的七巧板其实是来是拿来当桌子用的:宋朝有一文人叫黄伯思,他对几何图感兴趣,而且非常热情好客。因为家里面来的客人有多有少,这样对桌子的要求就高,有的时候需要小一点,有时候需要长一点。他就发明了由六块小桌子组成的宴几(六块长短、大小不一的长方形)——也就是用来吃饭的桌子。

后来有人把它改成了由七块桌子组成的宴几,根据吃饭的人数不同,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说三个人就是三角形,六个人就是长方形…
再到后来,大家把这七块板子缩小,逐渐演变成一种玩具,也就是现在的七巧板。
七巧板的作用与练习指导
1、辨认颜色
2、手眼协调能力,也就是按照图形拼摆。分两个过程:
①看图直接拼(各个板子的位置一目了然)(适合低龄)

②根据轮廓图去拼摆(需要根据形状轮廓以及板子的大小与长度关系完成拼摆)

3、创新能力,自己创造拼摆,启发智力
4、空间想象能力与图形分割能力,分为2个过程:
①看到图纸,先想象每块板子的样子,再验证。
②不摆,画出分割图

要做到上述,首先认识清楚七巧板的大小、长度等非常重要!!接下来会详细介绍:
七巧板的组成
2块大板(大三角,图1)、3块中板(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中三角,图2)以及2块小板(小三角,图3)

七巧板大小关系
①1块大板等于4块小板

②1块中板等于2块小板,3块中板一样大

七巧板的边长长度关系
七巧板一共只有4种边,从长到短分为1、2、3、4号边

3号边是1号边的两倍

4号边是3号边的两倍

认识边的关系之后,拼摆就要有意识的把相同边长的靠在一起,这样才能更顺利的完成拼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