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一词中“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偏旁里面有“月”?
“朗读”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词汇。央视有个综艺节目就叫“朗读者”。

这个词中“读”的意思清楚,是言字旁,和说话有关。那么“朗”表示什么呢?怎么有个“月”字。
“朗”形声字,左声右形,从月,良声。也就说这个表意的是“月”这个字,“良”代表的是它的声音。

小篆的“朗”字,左边是“月”,从“月”表示与月亮有关系,在字中表意,用作形符;右边是“良”,读“liáng”,在字中表音,用作声符,构成左形右声的形声字。隶书、楷书笔画化,“月”与“良”位置交换,形体也有些变化。

最后这个字简化规范为今天的这个样子“朗”。
一个字的意义分为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这个字既然已“月”为意旁,那么他的本意也和月亮有关。

如:
朗,明也。——《说文》
朗月垂光。——嵇康《琴赋》
天朗气清。——王羲之《兰亭集序》
其本意为“明亮的”
所以和“读”在一块儿组词,用的肯定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引申义。

由明亮引申为清晰响亮、
如:朗咏清川飞夜霜。——李白《劳劳亭歌》
组词可以组为:朗言(响亮的话;说大话;任意胡说);朗然(形容声音响亮);朗吟(高声的吟诵);朗弹(大声弹奏);朗畅(谓声音响亮流畅)
所以“朗读”二字结合,其意义就是清晰响亮地诵读。二者是偏正关系,朗修饰限制读的方式。
朗这个字也规定了读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清晰响亮。
你明白了没?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