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
古人的智慧超乎我们想象,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就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的一部分,不仅给运用在疾病的判断处理上,同样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司外揣内:
外:这里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和体征。内:这里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整体意思是通过观察其反应与外部的现象,更方便于揣测内在的变动情况。
见微知著:
微:指微小局部的变化。著:指明显的整体的情况。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微小的变化可以揣测整体的情况。
以常衡变:
常:说的是正常的生理的状态。变:说的是异常的状态。以常衡变,是指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
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和以常衡变总体讲的就是通过观察机体外在征象或者现象,也就是“有诸内,必形诸外”。比如,面部的颜色、斑块、痘痘、指甲等等来判断机体内在出现什么样变化。

这种方法亦是我们生活常用的方法,在《管子·地数》上记载:“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这便是在地质学方面的应用。比如,农民伯伯通过风的变化来推测天气的变化,警察叔叔通过“坏人”的表情变化找到证据等等,古人的智慧超乎我们现在所认知,很多文献流失是对我们华夏儿女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