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

福瑞号2023-01-29 22:45:13问答百科89

什么是社交恐惧?

有人说:看见陌生人就不知道说什么,就想躲。不想出门、不想社交。

有人说:懒得搭理人。就比如有时候上网随便评论了一些话题,有人反驳,也懒得反驳回去。其实不觉得自己是社恐,单纯觉得自己只是“人间清醒”。但是好像又都符合社恐的症状,身边人也说是社恐,就算是吧。

事实上,很多人搞错了三个概念:人格独立、社交焦虑、社交恐惧。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图1

人格独立的人看似活得自我、超凡脱俗。这是思想后的结果,是站在“自我需求”与“社会属性”上完整思考后所做的决定。说是“活得通透、人间清醒”也不为过!但往往也不是任何事物都通透、清醒。所以容易陷入自我怀疑,且会根据相关症状对号入座。例如:社恐、凉薄、自私、自负、自闭、内向、避世等(白话:清醒得还不够)。

社交焦虑,是弱势人格、回避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等人群的“通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情况也是极易改善的,重要的是“及早发现、及早改善”(白话:不用慌)。

社交恐惧,往往伴随着敏感易怒、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容易受惊、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无法集中等情况。事实上,这也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烦恼,也是社交焦虑的基本表现,更是社交恐惧的“标配”。

社交恐惧实际上就“在社交焦虑的基础上产生了明显的回避”,最终陷入社交死循环的结果。

停不下来的“内心戏”

很多人都非常钟爱“内心戏”,尤其是高敏感人群,特别喜欢回忆过去的痛苦往事。当然,也不是说开心的事情不回忆,但是人的病态就在于“对开心总是转身就忘,对痛苦却耿耿于怀”。

1、回忆的过程中,身体又会从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情中,再一次感受不安、痛苦、压抑、焦虑等情绪。(喜欢回忆)

2、突然看到某个情节、听到某首歌、见到每件物品等。他们会假设、幻想一些不存在的场景,进而自导自演。占用了生活中大量的时间不说,还会真实的感受到幻想中的情绪。(热衷空想)

3、总喜欢去思考别人的言外之意、动作之外的表达(不断脑补)。这样的行为确实是有同理心、共情心的表现,但大部分情况下的揣测,都是自作多情、空穴来风,实际上毫无作用。即“这样的行为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过度揣测)

国外研究发现正常人大概会有一半的时间,消耗在各种杂乱的思绪当中,而社交障碍患者,往往更为严重。这种超负荷的消耗,会使人的大脑停滞进化,甚至限制智力发展。长久以往,不排除智力可能会出现倒退的情况。即“瞎想太多,会导致智商变低”。

从医学角度而言:长期的思虑过度,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而失眠,必然会使专注力越来越差。而专注力变差,必然会加重社交障碍的情况。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图2

人之所以不能正常社交,往往是因为专注力无法集中,导致社交时无法关注当下的内容以及社交的对象,大量的精力分散用于评判。例如:我说的话对不对?我是不是影响到他了?我是不是做错了?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等等。

想太多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沟通和表达往往是机械化的,是表演式的,也跟不上对方的自然”,进而使你更加焦虑社交时的表现。一番思想过后,往往也会通过“回避社交、逃避社交”来换得内心一时平静。这就是“社交障碍”!

你遇见过“社恐”的人吗?

十几年前,我还没有接触心理学,所以常常根据人口中的“内向”定义自己的性格,但事实却是“社交障碍”,甚至严重到了“社交恐惧”的情况。

比如说坐公交车这件事,那些年,“”常常坐过站!

1、在选择上车或不上车的问题上,我会根据车上的人数判断。如果人特别多、特别挤的情况下,即使天塌下来,我也是不会上车的。当时,我以为自己只是喜欢清静,事实却是:我害怕进入人堆。

2、当确定要上车后,我永远是最后一个。我会安安静静的站在人群的最后,每每有人插在我的面前,好的,那我退后一步,让对方先上。那时,我可自豪了,因为身边的人都说我懂得谦让,我也深以为然。事实却是:不是我不争不抢,而是我不敢开口叫别人先让我上车,也不敢去跟对方挤着上车。

3、上车之后,如果距离目标站点较近,这将使我异常焦虑。首先,我会时刻注意站点播报,每到一个站点我耳朵竖得跟个兔子似的,听到播报之后,我会立即对照车上的站牌。车行驶后,如果距离下一个站点较远,我会一遍又一遍核对站牌,甚至出现眼花看错的情况,新的焦虑顿时涌上心头,整个人慌张得不得了。显然,这已经是过度焦虑了。

4、快要到达目标站点,内心戏来了:大约还有5分钟到站(不断看时间),待会我该怎么下车?从座位走到门口会经过8个站着的人,还有点挤,我该怎么叫他们让过?直接推开他们呢还是说点什么?要说些什么(内心闪过一万种话术)?司机会不会听到我喊下车?我该喊多大声?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司机会不会停车?挡路的人会不会让过?哒哒哒哒哒,心中一阵狂想。

5、到站后,如果有别的乘客大喊下车。好家伙,这简直就是“人间天堂”,顿时感到无比幸福,然后屁颠屁颠冲到前面跟着别人一起下车。

那段日子,我不参加任何超过两人以上的活动,不接受任何人的任何邀请心中甚至因此窃喜自己是如此优秀“这辈子能让我踏出家门的人还没出生”。在家里,跟父母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大多时间会把自己关在房里,发呆,睡觉

事实上,一开始“我”只是社交焦虑,即“不懂得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但在焦虑的过程中,又引发了新的社交焦虑:一遍遍重复,一次次积压,终于形成了明显的“回避社交”的情况。即“社交恐惧症”。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图3

据相关统计,全世界社恐人数已达3.5亿,中国已有3000万人被社交恐惧症困扰,且这个人数还在持续飙升。

社交恐惧的本质就是:高敏感(体质)者的善良,诱发的过度思虑,影响正常社交。

1、过度关注自我,担心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造成不便。如:影响对方、伤害对方。

2、过度关注对方,时刻觉得对方总在关注自己,会记住和评价自己。即“聚光灯效应”。

前者,会导致“过分在乎”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动作,且越在乎越出错(白熊实验原理,即“有人叫你不要去想白熊,99.99%你会去想白熊”),越出错越在乎,陷入死循环。

后者,实际上是“认知错觉”,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其实是围绕着自己转的,根本不会有人记得你,更加不会评价你。社恐人群往往不是不知道这一点,而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在乎别人的想法和看法。

社交恐惧症有哪些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类型!

一、余光恐惧

一个人在注视某人或某物时,控制不住地同时在看旁边的人或物,注意力总是被余光所及的旁边之人或物体所吸引,无法自由的移动自己的目光。这就是余光恐惧!

从精神动力学角度而言:余光恐惧症属于回避型人格(障碍),而羞愧感则是回避型人格(障碍)一个典型的特征。

1、在个人社交的情景当中,余光恐惧者会表现出过度的警觉、恐惧,并且强烈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喜欢、接受。

2、如果此时社交过程中发生了某些事件,让他们产生了挫败感、羞愧感等,往往他们也会将原因归咎于“是自己的视线导致的结果”,于是又开始自我怀疑,并强行控制自己的视线,且越强迫就会越失控,越失控就会越恐惧、焦虑。

3、在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出现时,往往也伴随有典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跳加快、发抖、出汗、大脑一片空白、浑身紧张等,使个体难以忍受。为了避免痛苦,很多人往往就会产生回避的行为。如:低头不看对方、转移自己的视线、不去正面注视对方等。长此以往,基本的社交焦虑障碍,便会引发成深层次的社交恐惧,即“余光恐惧”。

余光恐惧,实际上是一种“道德感极强、热衷于自我评判”的表现,也是“弱势人格”问题。深层次引发余光恐惧的原因,其实是“个体的高敏感体质”或“完美主义型人格”

1、事实上,道德感强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对诸如“社交失败”或者一些“不完美的结果”,产生过大的自责;乐忠于自我评判的人也很多,但他们往往能把握好尺度,常常把自我评判作为一个自我反省、提升自己的手段。而弱势人格,例如:“自卑”,更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2、不论是道德感强,还是自我评判,又或者自卑心理等,实际上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高敏感体质的人不同,他们往往会将情绪和心理状态无限放大,最终突破自己的心理极限。

3、每个人都有对负面情绪的自愈能力,也有自愈的底线,但如果突破了底线,就必然会引发更多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例如:余光恐惧、表情恐惧、吃面恐惧、强迫症等。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图4

二、表情恐惧

担心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自然;担心自己不自然的表情会影响、伤害到别人;总是关注自己的表情,不知道使用什么样的表情;觉得自己的面部表情伤害到了对方、损害到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自责、内疚);总担心自己的表情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会被人看不起,对此惶恐不安(例如:怕自己的眼神太凶或无神,怕自己的表情太恐怖、令人害怕等)。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表情恐惧者的内心语言!

表情恐惧最大的伤害在于:不止会让人陷入严重的强迫,即“强行控制自己的表情,越控制越失控”,也会让人陷入严重的交焦虑,即“越失控,越焦虑”。甚至,还会真实的损伤你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1、表情恐惧往往是因为某一个场景,让你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或羞辱感,进而引发了强烈的自我怀疑。例如:是不是我这个表情不对,才让别人误会呢?是不是我的表情怪异,才导致别人用那样的眼神看我呢?

2、之后,你就会开始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的表情。问题就在于:所有的强迫性心理问题都符合“白熊实验原理”,即“越想要控制,就越会失控”。

3、每当进入到害怕的场景时,比如“面对异性或者人多的时候,或者面对面聊天的时候”,就会担心自己的表情失控、不自然。然后会主动且刻意的控制自己的表情,但是越控制越失控,并且每一次失控都会更加恐惧自己的表情、更加有罪恶感。这种强烈的感觉不断加深的最后,便是灾难性的恶性循环,即“表情恐惧”。

为什么表情恐惧的危害大于其他危害?

1、实际上,人类传递情感的媒介当中,表情和眼神占据了80%,语言只有20%。前者,是传递真实的内心想法,或者对方以为你的真实的内心想法(伪装的结果);后者,则是在传递一些表象的东西。

2、在眼神和表情中,表情比眼神往往更容易捕捉:你因为强迫表情,导致在面部发生的所有活动(例如:扭曲、狰狞、诡异等),对方都会清晰的察觉,并认为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区别于语言。例如:你说了一句不三不四的话,只要你表情自然,对方往往会认为你是在开玩笑。这就是语言与表情和眼神传递信息的不同之处!

3、表情恐惧症(患者)往往很容易就会造成误会。例如:你强迫自己的面部活动,出现了狰狞等情况。对方往往会以为这就是你的真实想法,进而就会对你产生严重的误解。

4、甚至当事人也能清晰的感受到对方的不理解,以及因为不理解反映出来的目光与表情,这就是表情与眼神在传递情感中的作用。每当此时,当事人往往也会陷入更深的恐惧、焦虑和自责之中,最终恶性循环。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图5

三、“外向型社交恐惧”与“社交牛逼症”

社交牛逼症也好,外向型社恐也罢,实际上都查无此说法。但根据道家“阴阳”的理念或者事物的本能属性而言:有正必有反、有上必有下、有内必有外,这就是外向型社恐和社交牛逼症说法的来源!

外向型社交恐惧,指表面上跟别人能说会道,实际上内心一点儿也不想聊天,只想快速结束话题。因为不好意思结束话题,只好硬着头皮待在原地,甚至与对方搭话,此时他们的心理往往是慌张的,表情等各方面也表现出极不自然。

1、大学毕业时,是有一个对毕业论文论述的过程的,需要上讲台向台下的同学和老师解读自己的论文。当时班里有一位同学,平日里与人说说笑笑,与人相处看着也很融洽。但就在他上台解读论文时,没多久就踢翻了讲台上的厚重的讲桌。然后所有人都发现他的腿在抖,以一种超不自然的频率在快速抖动(估计当时体内结石都震碎了不少吧)。

2、我这才想起来,他虽然善于社交,但其实他也很少社交。

3、开学没多久(大一),他就违反校规私自在校外租房,搬出宿舍(寝室)了。平日里也极少上课,基本都缩在出租屋里,也没人知道他在干嘛。这就是典型的“外向型社恐”人群。即“不愿意社交,但不得不社交时,会以夸张的动作与言语参与社交,给人一种外向的错觉”(外在的能言善辩,表演的成分更多,本质上内心还是拒绝社交)。

实际上“外向型社恐”“内向型社恐”一样,对社交毫无益处。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1、在工作当中或者领导面前,可以社交牛逼吗?肯定不行!这样的行事风格,同等身份的人之间或许是“活泼开朗”,但身份悬殊的人之间谈论严肃且重要的事,往往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吊儿郎当、不懂尊重、没有礼貌、不知轻重”。

2、假如你没有女朋友,一看到心仪的女孩,你就上去大声的喊(壮胆):“嗨,你好……”吧啦吧啦一堆,口水四处飞溅,肢体语言动作夸张,这样能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方甚至还会觉得你是个“傻子”或“疯子”。

外向型社交,或者说“社交牛逼症”,实际上就是一种“毁灭式交流”。如果你有一份正常的工作,社交牛逼估计会让你得罪所有同事和客户。除非你的工作本身就是搞笑演员,或者工作内容需要搞笑(如“脱口秀”等)否则,社交牛逼只会加重你的社交障碍。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图6
篇幅问题,今天暂且就到这里吧!下期讲一讲“为什么社恐的人普遍都很穷”和“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等社交障碍怎么缓解和克服”。内容已更新,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蓝色字体链接自行查看:社交恐惧症患者为什么普遍很穷?看完他们的心理状态,你就懂了!

这里说一下,尽量不要迷恋药物治疗。所有医院给社交障碍患者开的药,基本都是“抗抑郁药物”,对社交障碍的根治基本没有作用,只能起到一个暂时缓解的效果。

这就像旅游,你出去了只能暂时缓解焦虑和心理疲劳等问题。但是旅行结束之后,积压的成倍的工作量,只会将你旅游之前的状态更加放大化,进而加重精神问题,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55111.html

“3.5亿“社交恐惧者”的最深切的痛楚:不善于表现,没有人理解” 的相关文章

剑三寇岛五火祭祖任务接不到(接到任务后)

剑三寇岛五火祭祖任务接不到(接到任务后)

渝医战疫日记 【接到任务后 我们不到一天就接诊了71个人】1月26日,大年初二,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收治了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组长张宏雁回忆,不到一天的时间,他们就接诊了71个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

高考提前批是什么意思(高考提前批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前批是什么意思(高考提前批是什么意思)

高考提前录取是指高考提前批次录取,是高考招生录取批次之一,高考提前批次录取的时间早于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和专科普通批。分为本科提前批录取和专科提前批录取。如果提前申请批次录取的考生不被录取,也可以申请其他批次。 并不是所有高校都有提前批次招生的名额,只有部分高校提前进行批招生。这些...

万什么千什么的四字成语(六上语文第二单元考前知识点)

万什么千什么的四字成语(六上语文第二单元考前知识点)

欢迎来到专栏【六上语文期中期末考前复习资料】专栏,资深老师带你高效复习。加入书架,购买专栏,即可解锁全部章节内容。购买后,私信发电子版文档。 上个章节给大家总结的是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这个章节给大家总结的是第二单元的必背知识点,包括高频开始词语、易混易错的字的读音、四字词语以及运用、课文内容重点回顾...

怎么拉黑如何将朋友拉黑(微信被对方拉黑)

怎么拉黑如何将朋友拉黑(微信被对方拉黑)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微信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更方便的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可以使用微信进行支付和转账。 那么如果我们的微信号被别人拉黑了,对方还能收到我们发出的消息吗? 其实,如果我们的微信被别人拉黑了,对方是无法收到我们发出的信息的。当我们给对方发送消息...

一氧化碳是什么氧化物(一氧化碳是什么氧化物)

一氧化碳是什么氧化物(一氧化碳是什么氧化物)

一氧化碳是一种碳氧化物。一氧化碳化学式为CO,分子量为28.0101,通常状况下为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物理性质上,一氧化碳的熔点为-205℃,沸点为-191.5℃,难溶于水(20℃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02838g),不易液化和固化。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分子是不饱和的亚稳态分子,...

五行方位对应的方向(五行与方位)

五行方位对应的方向(五行与方位)

道家讲阴阳之说,混沌生阴阳,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阴阳之内有五行,分别为木金火水土;天地之内有五方位,分别为东南西北中,五行与五方位一一相对,形成对照表。 五行是阴阳的“内容”,阴阳是五行的“形式”。阳代表天、阴代表地,同样作为天地“内容”代表天地的五方位自然也与代表阴阳的五行密不可分,甚至相互之间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