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拉登当年为什么会逃往阿富汗,而不是回沙特?看完你就明白了
拉登在采访中说:“无耻的美国人,既想征服我们的世界,还想成为我们的统领,更想霸占我们的资源,叫我们依附于他们,当他们的奴隶,我们不服从,就说我们是恐怖主义。”
著名9.11事件后,本·拉登成为了美国的“重要通缉犯”,所有矛头都指向他,无奈之下,他只能过着逃亡的日子,而本·拉登的故乡在沙特,为什么却要逃到落后的阿富汗?
事实上,本·拉登根本回不去!在海湾战争爆发后,就和沙特闹掰了,局面十分僵持,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本·拉登原本是妥妥的富二代
最初,本·拉登并不是恐怖分子,如果按照他的家世背景,完全可以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富二代,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枯燥无聊”的生活,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人生大赢家,但他偏偏要走上一条“极端”的路。
本·拉登的全名叫做奥萨玛本拉登,奥萨马的意思是狮子的意思,他的家族曾是沙特阿拉伯有名的富商家族,是中东著名的本拉登集团的创始人,凭借着与沙特政府的关系以及在整东地区的资源几乎垄断了整个沙特的房地产,一度赚的盆满钵满,羡煞旁人。

在如此富裕的家庭中长大,本·拉登原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惜的是,他并不是独生子女,房产大亨一共有55个子女,本拉登排行第十七。
与父亲相同之处,本拉登也生了不少的孩子,17岁的本·拉登就迎娶了一名叙利亚妻子,此后,他结过22次婚,当然,并不是每一位妻子都为他生过孩子,他和其中的三名妻子生了13名子女,当然,一共有多少孩子并没有详细的统计。
本·拉登从小也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只不过或许是因为他的父亲孩子太多的缘故,本拉登打小与自己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在本·拉登10岁时,他的父亲不料坠机身亡。此时,由于拉登的父亲有55个后代,在分割财产时,拉登分到了大概3亿美元。当他成年后,进入了阿卜杜拉国王大学深造,专攻财经和工商学位。
小结:讲到这里,本·拉登原本可以度过美满幸福的一生,却因为大学生活的经历,让他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大学时期——改变了本·拉登的一生
正是在上大学期间,本·拉登结识了两位极端分子,在学校中的知识也就用不上了,因此,他的人生和父亲截然不同。
在极端分子的影响下,本·拉登对于伊斯兰的民族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留意全世界范围内伊斯兰教教徒的生活状态,以及各国家的伊斯兰教的政权发展状况。

在本·拉登心中埋下了一颗民族主义的种子,他认为,民族应该强大起来,更让他产生了反对大国压迫的想法,后来,苏联入侵阿富汗后,本·拉登的民族主义彻底的被激发出来,战争发生之后他便投身于阿富汗的抗苏战争之中。
小结:本·拉登心中已经不单单是拥护民族了,他产生了更极端的想法——反抗,正是由于他的热血沸腾,随后他成立了盖达组织抵抗苏联,这是本拉登武装力量的形成,也成为了恐怖组织之一。

本拉登与美国、沙特决裂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这时候拉登和他的一些伙伴加入了反苏的阵容,他们当时组织了一个叫服务营的组织,这个服务营再往下就演变成了后来的基地组织。
他在这时候参加了反苏战争。苏联在阿富汗十年之后被迫撤军,拉登却突然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后来,他选择回到了沙特,想用自己的力量保护沙特王室,却没想到沙特请美军来保护。
于是,本拉登与沙特结下仇恨,本拉登认为沙特王室是引狼入室,这时候他产生了对沙特王室的反感,而且对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产生了极深的仇恨,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也逐渐演化为反美的一个组织。
1991年,拉登试图对沙特进行“改革”,结果却被沙特政府直接把拉登驱逐出境了,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沙特还将拉登开除了国籍。

此后,本拉登彻底与美国和沙特决裂。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阿富汗战争打破了这两个国家原有的战略平衡,美国在战后试图将这两个国家打造成伊斯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样板,结果在选举政治的推动下,阿富汗、伊拉克两国国内族群矛盾上升为政治派别斗争,撕裂了社会,破坏了国家认同,使这两个国家长期陷入动荡之中,为恐怖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让美国万万没想到的是,不仅付出了巨大的人员和财政损失,而且美国的军事行动造成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数百万平民流离失所,成为大中东地区跨国性安全问题。

1990年,波斯湾战争爆发前,美军进驻了沙特,本拉登对沙特王室允许由外族所组成的美军保卫自家地盘非常不满,因此,双方矛盾激化,随后他彻底离开了沙特,前往苏丹和阿富汗组织了对美军开始的战争。
他的第一个恐怖活动是在98年策划的肯尼亚使馆爆炸事件,以及后来“9·11”恐怖袭击事件。

小结:本拉登自成一派,不惜和美国与沙特决裂,也要坚持己见,敢明目张胆对抗美国的第一人便是本拉登。
9.11事件后,本·拉登过上了逃亡的生活
美国最大的敌人就是本拉登。美国在本世纪经历过最大的悲剧就是911事件,虽然本拉登一直都不肯承认,但是美国坚持认为这就是本拉登指使的。因为本拉登是当时基地组织的首领,而基地组织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恐怖组织。
9.11事件后,本·拉登一家人花了几年时间逃亡,不停地换地方,可以说居无定所,从一个同情他的巴基斯坦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包括边境城市白沙瓦和农村的斯瓦特山谷等等。
当他的支持者决定让这个家庭定居下来时,他们选择了阿伯塔巴德,本·拉登曾经访问过并喜欢居住在这里。

为什么偏偏选择阿富汗
在深思熟虑后,本·拉登还是选择了阿富汗,具体原因有以下二点:
01:对阿富汗了如指掌
虽然本拉登是沙特人,但由于两次战争导致他与沙特和美国的关系决裂,他只能选择其他地方,放眼望去,也只有阿富汗适合本拉登了。
阿富汗可以说是不毛之地,山区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四,剩下的还有大片的荒漠,这里既没有肥沃的土地,也没有丰富的资源,还是世界上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但却战火纷飞、连绵不断,由于拉登在阿富汗征战多年,对阿富汗了如指掌,再加上阿富汗多山,便于拉登隐藏自己的行踪。

02:人际关系基本都在阿富汗
拉登在阿富汗有丰富的人际关系网,基地组织成员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并且还有塔利班的协助,还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能得到群众的拥护是本拉登留在阿富汗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也便于他隐藏行踪和开展工作。
小结:就算本拉登不选阿富汗,也不会选择回到沙特,回去就等于送死。由于当时的拉登早已经被沙特剥夺了国籍,到了沙特更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仅不会接纳拉登,为其提供政治庇护,而且还会落井下石。拉登回到沙特,就是自投罗网。

写在最后
本拉登被击毙之后,美国并没有对外公布太多他的死讯和录像,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美国在24小时之内就将其海葬。

本拉登的一生都十分精彩,他自己选择的人生,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有人说,他是悲情的理想主义者,虽生于富豪之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可是崇高的理想主义者却把他推向了黑暗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