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会有冲突?

—.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的分分合合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民族,“乌克兰”一词最早见于《罗斯史记》(1187年)意为“边陲之地”,在9-12世纪的基辅罗斯时期他们和俄罗斯族一样被称为罗斯人,“边陲之地”指的是南罗斯加利西亚沃伦地区,生活在“边陲之地”的罗斯人,随着“乌克兰”这一称谓逐渐的扩展,也逐渐将地理概念演变成语言概念和民族概念,到15世纪乌克兰民族已经形成了单独的民族特性——有自己的语言、生活地域并形成经济、政治和宗教特征。俄罗斯族也是罗斯人,之所以在族名前多了个“俄”,是因为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号为“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部族,属欧罗巴人种,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即我国古代称的“罗刹”。公元初,东斯拉夫人还保留着氏族制,每个部落由几个氏族组成。他们砍伐森林,平整土地,从事耕作,集体饲养牲畜,狩猎和打鱼,一切问题由氏族大会决定。直到公元862年才有了以本族群为主体的君主制国家,因为首都在基辅,也被称为基辅罗斯,基辅罗斯是它们共同的摇篮。

10世纪初,基辅罗斯不断扩张,版图东至伏尔加河口,经克里米亚半岛迄多瑙河口,北起拉多加湖,循波罗的海沿岸,南临草原,盛极一时,接纳东正教,创立罗斯法典。13世纪初,强大的蒙古帝国入侵,在东欧建立了钦察汗国,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军被打败,罗斯人臣服于钦察汗国,基辅罗斯被分裂成几个部分;一部分罗斯人的发展重心转移至东北部莫斯科一带。但随着罗斯人的发展重心转移至东北部莫斯科一带的转移,这里也便有了“边陲”的意味。此后,乌克兰与俄罗斯一直是分分合合,乌克兰在狭缝中艰难生存,为抵抗波兰入侵,1654年通过《佩列亚斯拉夫协议》,乌克兰并入俄罗斯帝国版图,此后300多年乌克兰的文化逐渐和俄罗斯统一,1922年乌克兰加入苏联(西部乌克兰1939年加入),苏联解体后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大批军事装备,但是由于全面否定俄乌合并后的300年历史,国内乌族与俄族对立,从总统制到议会制,又从议会制到总统制,乌克兰政局一直处于动荡状态,不能形成合力。执权者完全跪拜西方意识形态,亲西方与亲俄的严重对立,民粹横行,舆论被西方操纵,后来美国和俄罗斯与乌克兰合作实现该国无核化,失去了博弈的筹码,最后沦为地缘博弈的牺牲品。二、战略地位 1949 年北约成立,以美为首的北约在90年代初提出东扩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