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有的5种动物,你会为它们的生存现状担忧吗?
云南素有动植物天堂的美誉,近2000种高等植物、1737种脊椎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有这么5种生物,它们为云南特有,让我们走进它们的世界。
物种简介
1、懒猴
如果比懒,树懒排第一,懒猴能排第二,有人观察过,懒猴移动一步需要12秒。不同的是,懒猴受到攻击时,反击或逃跑速度就会快很多。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懒猴因为惧怕强烈的光线和声响,应激反应比较迟缓。

成年懒猴28-38cm,重约1-2斤。它们的眼睛和眼镜猴类似,又圆又萌。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它们,几乎完全在树上生活,吃一些昆虫、小鸟,顺便掏几个鸟蛋。
2、绿尾虹雉
“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绿尾虹雉的美就像李白诗句中的彩虹般美丽。

雄性绿尾虹雉的羽体长约70-80cm,重约3.6kg,羽毛有10种不同颜色组成。它们属于植食性动物,主要吃植物的果实、嫩叶、种子等,白天成群活动,晚上栖息在浓密的灌木丛中。

3、大斑灵猫
大斑灵猫又叫斑香狸,因为颈下部3条黑色横纹和带有香味的腺囊得名。

成年大斑灵猫体长60-80cm,尾巴长40-50cm,体重约12-20斤。善于攀爬树木和游泳,杂食性的它喜欢伏击小鸟、蛇、蛙、老鼠等,也会吃植物的茎叶和水果改善伙食。

大斑灵猫还有个外号“臭猫”,当它们遇到猎食者时,会释放极臭的物质,用以防身。
4、抗浪鱼
作为云南四大名鱼(滇池金线鲃、弓鱼、裂腹鱼、抗浪鱼)之一,抗浪鱼是云南抚仙湖的特产,个体虽小,但是味道非常鲜美。

抗浪鱼体长12-18cm,体细长而略微侧扁,头长超过体高。平时吃水里的浮游生物。

5、双尾褐凤蝶
双尾褐凤蝶是全世界范围内罕见的珍贵蝶类,它们仅生活在云南西部,20世纪30年代和1981年仅发现过两次双尾褐凤蝶的身影。

成蝶翅展6.5-7.7cm,翅膀呈黑褐色,夹杂着黄色或黄白色的斜横带,虽然不是最美的蝴蝶,但是很珍贵。

这5种动物都是云南特有,甚至是独有的物种,它们背后各有故事,而且都已经和“濒危”挂钩,我们接着往下看。
物种故事和生存状态
1、懒猴
懒猴是灵长类动物中唯一一种有毒的物种,它的攻击方式很有趣,它会用嘴舔舐胳膊肘内侧腺体分泌的毒素,然后涂抹全身,一方面可以赶走寄生虫;另一方面,还可以卷成球防御咬猎食者。它们被逼急了,还会用毒嘴咬猎食者。

懒猴在我国数量十分稀少,1988年,懒猴还有1500-2000只。但是到了2009年只剩下630只,现如今已经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红色物种。
2、绿尾虹雉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在李商隐笔下,绿尾虹雉作为爱情使者,为不能相见的爱人传递爱意。此外,绿尾虹雉还是《山海经》中的青鸾,非常具有神话色彩。

作为中国特有物种,绿尾虹雉极为稀少,栖息地破坏和非法捕猎是最大的威胁。2013年,绿尾虹稚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3、大斑灵猫
中药有一种草药,叫“灵猫香”,就是从灵猫家族提取的,用于辟秽、行气、止痛等疾病。刚提取的灵猫香是蜂蜜状的稠厚液,后色渐变为黄色、褐色,最终成为软胶状。

大斑灵猫数量极为稀少,一方面是人为猎捕;另一方面是分布过于狭小、种群相对隔离,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物种名录。
4、抗浪鱼
相传康熙游江南,在一位大臣家中尝到此鱼后,味道啧啧称好,还问责大臣为何不上供抗浪鱼,从此,抗浪鱼闻名天下。

抗浪鱼曾经是抚仙湖主要的经济鱼种,后来差点被吃到绝种,价格甚至高达2000元/斤。庆幸的是,人工繁殖恢复了一些抗浪鱼的种群,避免被灭绝的命运。
5、双尾褐凤蝶
双尾褐凤蝶有着“阳光使者”的美称,因为他们是变温动物,每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双尾褐凤蝶翩翩起舞;日落温降,凤蝶归巢。

忍不住和大家分享上图“玫瑰水晶眼蝶”,它们生活在秘鲁,非常梦幻。
双尾褐凤蝶原就稀少,再加上人为捕捉,非常濒危,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结语
云南的珍稀动物非常多,这5位是我比较喜欢的动物,和大家一起分享。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