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娃不以为然地说:"泡枣有什么好?烧酒泡人参才养人哩!”王相诡气地笑着:“泡枣儿比人参酒养人多了。你听李叔说怎么泡枣儿吧——“
长工头压低声说郭举人娶下那个二房女人不是为了睡觉要娃,专意儿是给他泡枣的。每天晚上给女人塞进去三个干枣儿,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掏出来淘洗干净,送给郭举人空腹吃下。郭举人自打吃起她的泡枣儿,这二年返老还童了。
这个是《白鹿原》中的一个情节,黑娃和郭举人的另外两个长工聊起田小娥,虽说田小娥长得貌美如花,她的父亲也是个秀才,但是父亲却因为贪财,无情地把她卖给了70多岁的郭举人做小妾.
若是郭举人真心疼她,她也只能认命,但是郭举人年岁已大,原配又看的紧,他们夫妻二人完全不把田小娥当人看,只是把她当做"泡阴枣"的工具。
更可气的是这原配夫人,每天晚上还要监视田小娥把枣塞进去才走掉,这让田小娥实在忍无可忍,她终于想到一个报复的办法,把干枣掏出来扔在尿盆里。
最开始看到《白鹿原》中对于"泡阴枣"的描写,着实令人反胃,郭举人的“特殊癖好”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就凭借他地主的身份就可以对一个小女人如此侮辱?
后来专门去了解“泡阴枣”的渊源,才知道这个做法其实由来已久。
最早关于泡枣的记录,可能来自清朝的小说《夜雨秋灯录》。
《夜雨秋灯录》有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人就有这样的特殊癖好。
有一个巫师叫金鼎,误入土匪窝子。土匪献上俩美女服侍他,金鼎不为所动而且对美女很是尊重,美女很感动,想要以身相许,并且还透露给金鼎土匪头子的私密。
原来这土匪头子是个太监,太监腹黑、龌龊,竟想出“阴枣和哀梨”的恶趣味。
阴枣是什么呢?就是找年轻的姑娘给他泡枣吃,哀梨的尺度更大,在这就不详细说明,想知道的朋友可以查一查。
而土匪就是找了自己手下最好看的两个泡枣女孩来招待巫师。金鼎知道真相后,救出女孩,逃出了土匪窝。
其实除了“泡枣”,明清时期还有很多变态的行为,就比如为了迎合男人的喜好,女人都必须得“缠足”,在女孩4、5岁时候,就得用布把脚紧紧裹着,使之畸形变小,直到成年后骨骼定型后才把布解开。
封建社会的女人完全没有所谓的人权,只是男性社会的附属品。
再说回泡枣,这东西真有营养吗?无论如何,吃泡枣的人倒是会找到各式各样的理由。
我就看到过这样的解释。
枣属阳,晒干后的枣子阳气更重。这就像被雷劈过的枣木可以辟邪一样。而让女子腌制一宿的枣,早晨吃下,谓之阴阳调和。女子为阴,夜间为阴,古人解释这样做出的枣子最是滋补。
这也是为什么陈忠实在《白鹿原》中描述郭举人在吃完泡枣后都“返老还童了”。但其实吃泡枣这事儿在古代也是属于隐私,都是小圈子的秘密,没有广为流传。
而我们之所以现在还能知道,也都是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比如说,本文中提到的《白鹿原》,其实还有贾平凹的《废都》,但是贾平凹把“泡枣”进行了改编,变成了“泡荔枝”,但无论如何这种陋习都是令人不齿的。
而陈忠实为何要在《白鹿原》中提到“泡枣”呢,我想一是要为后文田小娥的反抗做铺垫,只有接受了非人的待遇,她才会拼了命的想要逃离这里,甚至不惜引诱黑娃,背上骂名,逃离家乡,都再也不想在郭举人家不被当人看。
其次,陈忠实更是为了揭露现实,去还原这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让后人从中反思。
但是曾经受过“泡枣”之辱的田小娥即使冲破了第一层藩篱,但终究还是没能逃脱世人的眼光。
田小娥就和黑娃走在了一起后,俩人的事情最终败露,郭举人一纸休书休了田小娥。
黑娃把田小娥领回了家,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可是村里的留流言蜚语,外界人的眼光却是一把把尖刀,所有人都断定田小娥是个坏女人,不给她一条活路。
黑娃参加农民运动失败后,被通缉,田小娥不断地求人,希望能免黑娃的罪,但是却被鹿子霖利用,一方面鹿子霖觊觎她的美貌,想占有她,二来利用她去勾引正人君子白孝文,就这样,覆水难收,田小娥最终沦为被人唾弃的女人,甚至被黑娃的父亲鹿三所杀,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我想这也是陈忠实想要表达的:在旧社会中,人们的反抗是多么苍白无力!
而田小娥这个人物形象其实是陈忠实在整部《白鹿原》中,构思出来的第一个角色。
当时,陈忠实在蓝田搜集素材,翻阅《蓝天县志》,翻着翻着,他惊讶地发现,一部二十多卷的县志,竟有四、五卷本,用来记载贞洁烈女的姓氏名字。
陈忠实感到心里突然颤抖了一下。
“这些女人用她们活泼的生命,坚守着道德规章里专门给她们设置的‘志’和‘节’的条律,曾经经历过怎样漫长的残酷的煎熬,才换取了在县志上几厘米长的位置,可悲的是任谁恐怕都难得有读完那几本枯燥姓氏的耐心。”
陈忠实在那一瞬间产生了逆反的心理,于是田小娥的形象浮上心头。
田小娥面对藏污纳秽的社会,却是顽强的,不认命的,这是她本能的抗争,在陈忠实的眼中,她既不邪恶,也不肮脏。他同情她,怜悯她。
其实陈忠实在写田小娥死的过程时也非常痛苦,“眼睛都黑了,半天才恢复过来”,随手在一绺儿纸条上写下:“生的痛苦,活的痛苦,死的痛苦。”
为了写《白鹿原》,陈忠实搜集了一屋子的资料,而《白鹿原》也可以说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一部家族史小说,它也完全有资格,在文学史树立起属于自己的丰碑。
书里记述了一个家族白、鹿两代子孙,为争夺对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的故事,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
当初,陈忠实写完《白鹿原》,就复印了一份送给陕西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李星看完激动地吼道:“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当时李星还有3个预言:你不用找评论家,评论家会来找你;十年之内,没有人能超过你;《白鹿原》能得茅盾文学奖。
后来,这些话一一应验。
《白鹿原》成就了陈忠实,而陈忠实也写活了这块渭河平原,让人一闭上眼就仿佛置身于这片热气腾腾的土地上,令人感慨万千。
把这本书推荐给你,本书27.4元,无删减版,一顿午餐的钱,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以上链接购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