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打一成语(「成语一则」风吹草动:伍子胥悲催的逃命史)
风吹草动
【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故事】:
伍子胥出生在春秋时的楚国,他家世显赫,父亲伍奢可是太子建的老师,将来太子继位,那可是要成为丞相地位的人物。可惜就是天公不作美,太子少师——费无忌成为了他的对手。
费无忌这个人,虽说身为太子老师,但没啥真才实学,而且旁边还有个伍奢对比,这时间一长,就露馅了。太子对伍奢是尊重有佳,对费无忌那就非常厌恶了。但这费无忌毕竟是能当上老师的人,没什么才学,可是情商高啊,不仅对他人人性摸得很透,也非常有自知之明,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的优势。
这不,上天果然给了他这样一个机会,楚平王联系了秦国,给他这个太子儿子定了一门亲事,让自己儿子迎娶秦国公主孟嬴。而费无忌平时也教导不了太子,所以就把这个联姻的任务争取到了。然而当费无忌见到孟嬴后,惊为天人,而这时,他琢磨人的本事就发挥起来了。他想到太子父亲楚平王平时比较好色,德行也不高,太子对自己本身没啥好感,但楚平王对自己还是不错的,所以就怂恿楚平王自己把孟嬴娶了。
这楚平王可真是禽兽啊,不过他还是要点脸面的,没有明目张胆的娶他儿子媳妇,就在太子建结婚时,把孟嬴调包了。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年后,风言风语也就传出来了。费无忌此时也有点后怕啊,楚平王早晚会走的,万一太子登基,但依然对自己耿耿于怀怎么办!所以他就一不做二不休,诬陷太子谋反,楚平王心里也有疙瘩,然后派人捉拿太子,当然身为太子太傅的伍奢也被羁押了。
伍子胥这个人比他父亲聪明,发现苗头不对,立刻就逃跑了,他的父亲和兄弟就被楚平王杀了头。伍子胥的逃亡之路真不不容易,楚国势大,到处派人追杀。伍子胥先是逃到宋国,投奔太子建,然后宋国内乱,只好再和太子建一起出逃到郑国,然而太子不老实,居然和晋国大夫中行寅勾结以图攻打郑国,事情败露后被杀。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於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於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史记》
命途多舛的伍子胥又开始了逃亡生活,此时的伍子胥是万念俱灰啊,他不仅被楚国追杀,现在又被郑国追杀。不过伍子胥运气也不错,也可能是人长得也英俊潇洒,一看就是能成就大事之人。所以,在他逃命的时候,就能遇到各种贵人。
一次当他饥困交加之时,一位浣纱姑娘给他吃的,救了他,但伍子胥担心姑娘泄密,就千叮咛万嘱咐,让姑娘保密。姑娘实在受不了,觉得这是侮辱她的人格,就投江自杀了。后来伍子胥成就事业后,就把千金扔到姑娘跳水的地方,以报姑娘大恩。这就是“千金小姐”的来历。
当伍子胥逃到楚国边境昭关时,守卫查的非常严,此时有个东皋公认出了伍子胥,此人对伍子胥很敬重,就让伍子胥藏在了他的住所,而此时伍子胥依然担心啊,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所以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东皋公看到后,反而大笑道:“这下可以帮助你逃脱了。”于是就因为这白头发,伍子胥蒙混过了关。这也是“一夜白头”的由来。
当他逃到一条江边时,无法过河,幸亏得到一位好心的渔夫帮助,载他过河。伍子胥为了报答他,就将他自己的七星龙渊宝剑赠予渔夫,渔夫仰天长啸说:“我帮你是因为你是国家忠良,不求回报。如今你却以利相赠,实在是羞辱我。”于是横剑自刎。这就是“剑赠渔夫”的故事。
在这些贵人的帮助下,伍子胥总算是逃到了吴国,《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这样说的:
北背楚关,南登吴会。属逢天暗,云阴靉靆。失路傍徨,山林摧滞。怪鸟成群,虫狼作队,禽号姓姓,兽名狒狒。忽示心惊,拔剑即行。匣中光出,遍野精明,心有日月,北斗七星,心雄惨烈,不惧千兵。平王捉我,事未消宁,傥被擒获,百死无生。偷综窃道,饮泣吞声,风吹草动,即便藏行。剑歌已了,更复前行。
读起来,甚是可怜啊,“风吹早动”也就出自这里。伍子胥就像小偷一样东躲西藏,任何风吹草动,都让自己心惊胆战,精神失措。但最终是甘甜自是苦甘来,伍子胥最后还是成就了一番事业,率领吴军攻陷了楚国郢城,为自己家人报仇雪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