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缓慢氧化 自燃 燃烧 爆炸

福瑞号2023-01-20 17:42:09问答百科85
缓慢氧化 自燃 燃烧 爆炸-图1

一、基本概念比较

⒈ 基本概念

⑴ 缓慢氧化 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⑵ 自燃 是缓慢氧化释放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释放,温度不断升高,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引起的燃烧。
燃烧 是一种伴有放热发光现象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⑷ 化学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中剧烈的燃烧会引起爆炸。

联系本质相同,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区别表现不一样,主要是指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爆炸最激烈,其次是燃烧,再是缓慢氧化。

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不一定都发光发热(至少肉眼看不出来、手感觉不到)。

当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得到积累,使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着火点是,物体会自发燃烧,叫作自燃。因此自燃是缓慢氧化长期作用的结果。
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缓慢氧化 自燃 燃烧 爆炸的关系

缓慢氧化与自燃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完全察觉不到(至少察觉不到是何时开始的),这类氧化反应叫作缓慢氧化。

常温下,许多金属非金属及有机物都能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人和动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农家肥的腐熟、钢铁的锈蚀、橡胶和塑料的老化等,都包含着缓慢氧化。粮食、蔬菜、水果贮存的过程中,不断放出水分和二氧化碳,质量会减少。植物含水越多,呼吸作用越旺盛。
⑵ 自燃就是没有点火,物质自发地燃烧。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就会越积越多,引起温度的升高。当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时,便可能燃烧起来。这种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作自燃。

缓慢氧化可能产生可燃性物质

食物的腐败、农家肥的腐熟、橡胶和塑料的老化等,都可能发生自燃现象。

露在地表煤层,由于气候炎热,发生缓慢氧化反应而导致自燃。

贮存棉花、饲草的仓库,沾满机器油的破布、棉丝等堆积时间长了,通风不好有时就会自燃。在干燥的季节,森林也会自燃。
在坟地里出现“磷火”也是一种自燃现象。人和动物机体里含磷的有机物腐败分解能生成磷化氢气体。这种气体着火点很低,接触空气就会自燃。人们常把这种自燃现象说成是“鬼火”。
平时将白磷浸泡在冷水里。白磷的着火点低(40 ℃),可用它做自燃实验。取出少许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然后把溶液倒在滤纸上,待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在滤纸上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就会自燃。
作为垃圾处理的一种早期方法----掩埋法,其埋藏地点、深度、覆盖土石等均有严格规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预防自燃。

为了保证生产和生活的安全,防止自燃发生,一些可燃物像稻草、麦秸、粮食、煤炭、油布、塑料等都不要堆放得太多、太久,应注意通风或经常翻动,降低温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⑶ 缓慢氧化与自燃的有关问题

缓慢氧化属于燃烧吗?

不属于。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不剧烈。

② 所有的自燃都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吗?

不一定,如:用玻璃管向放置在开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马上会自燃起来,这就不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缓慢氧化能否引起燃烧?

物质在空气里发生氧化反应时,有的能够引起燃烧,有的则不能。

缓慢氧化能否引起燃烧,主要决定于氧化反应所产生的热量能否散逸进行缓慢氧化的物质的着火点高低。

缓慢氧化反应,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少,只要通风良好,热量及时散失就不会导致自燃。如果热量不易散失,以致越积越多,温度逐渐升高,达到那种物质的着火点,就可能不经点火引起自燃。

④ 缓慢氧化与燃烧的比较

相同点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都是生化学反应
不同点燃烧现象剧烈伴有发光放热,缓慢氧化的现象一般不明显

2.燃烧的条件
各种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

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同,达到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可燃物的着火点,也叫燃点

许多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固定的,这与物质的分散程度关系很大,分散程度大即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着火点越低。如刨花和木块同是木材,前者的着火点就要比后者低很多。
燃烧还需要氧气,而且氧气供给越充足,燃烧得越好。
⑴ 可燃物燃烧条件

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必须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上。
⑵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从燃烧的条件,可以找出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用湿棉被、黄砂二氧化碳气或氮气(液氮灭火器)、四氯化碳、泡沫灭火器等灭火,原理都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实验室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也是隔绝氧气灭火。为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可以用大量的水把火浇灭。但油类着火不能用水浇。因为油比水轻,浮到水面漂浮仍会继续燃烧。电器着火也不能用水浇,因为是弱电解质导电,有触电危险。

3.燃烧与爆炸
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就会发生爆炸。急速燃烧指反应极快,在瞬间完成,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的气体体积突然膨胀,并放出巨大的热量,因而造成爆炸。
在密闭容器可燃性液体固体与氧气充分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弥漫在空气中的可燃性小液滴与空气中氧气充分接触,点火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面粉煤尘在空气中与氧气充分接触,点火也会发生燃烧或爆炸。所以在粮仓、加油站或油罐车都有“严禁烟火”的警告。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沼气做饭或取暖也都要注意安全,并严防漏气。在有可燃性气体的工厂车间里,不允许吸烟,不允许穿带钉子的鞋。这些都是为了防止燃烧、爆炸事故发生。

三、有关燃烧的几个问题
1.用火柴能够点燃纸张,为什么不能点燃木块?用火柴不能点燃煤块,为什么煤栈有时又会发生自燃?
固体可燃物一般着火点较高,用火柴能够点燃纸张,是因为纸张的着火点低,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易于燃烧。

用火柴不能点燃木块,是因为木块的着火点高,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达不到木块的着火点。
同样道理,煤块的着火点高,火柴燃烧产生的热量也达不到煤块的着火点,所以煤块不能被引燃。
煤栈会自燃,是因为有大量的煤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由于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煤多,放出的热量不能散失,积少成多,热量积蓄就会有达到着火点,煤栈当然就会自燃。

2.可燃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为什么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温度高?
可燃物在纯氧中燃烧的速率比在空气中要快很多燃烧速率快,单位时间内放出热量多, 因此温度必然要高。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除空气中氧气浓度低,燃烧的速率比在氧气中要慢得多,占五分之四的氮气等其它气体,还会带走可燃物燃烧产生的热量,所以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温度低。
3.可燃物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

由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含量不同,物质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出现了差异。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呈黄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却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可见,木炭、硫、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都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4.着火点、燃点、闪点有何区别与联系?
着火点也叫燃点,是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最低温度。
闪点是指“可燃烧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接触而初次发出闪光的温度”。
闪点一般比燃点要低些。对于易燃液体的保管,更要注意闪点,特别注意环境温度要尽可能低于易燃物的闪点。若温度稍高,它便会先闪后燃,就要发生火灾了。
加热、点燃有何区别与联系?
加热与点燃,其目的都是供给反应物以能量,促使反应发生。但对于具体反应而言,有些写“加热”合适,有些写“点燃”合适。如各种可燃物的燃烧反应,条件应写“点燃”;像氯酸钾分解反应等,无燃烧现象发生,当然条件应该写“加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44976.html

“缓慢氧化 自燃 燃烧 爆炸” 的相关文章

哪种动物的叫声和猫咪差不多(支付宝蚂蚁庄园24月24日庄园小课堂答案)

哪种动物的叫声和猫咪差不多(支付宝蚂蚁庄园24月24日庄园小课堂答案)

今天支付宝蚂蚁庄园2020年4月24日庄园小课堂的答案是什么呢?蚂蚁庄园庄园小课堂2020年4月24日的问题是小鸡宝宝考考你,以下哪种动物的叫声,和猫咪差不多?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了答案,不清楚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2020年蚂蚁庄园4月24日庄园小课堂答案 答案是:猎豹 答案解析:猎豹是猫科、猫亚科、猎...

热裤是什么(热裤是什么裤子)

热裤是什么(热裤是什么裤子)

1、热裤(Hot Pants)通常指美国人对一种紧身超短裤的称谓,热裤是有火辣性感裤子的意思。热裤它是非常短的短裤,短裆紧身,主要是女性穿着。 2、热裤常用横贡缎、丝绒、平绒、立绒等有特殊肌理的面料制作,有时更施以珠绣等饰。 3、热裤不一定是紧身的,但年轻人穿热裤比较多是紧身牛仔的。有些热裤有点像...

沈眉庄怎么死的(沈眉庄怎么死的)

沈眉庄怎么死的(沈眉庄怎么死的)

沈眉庄产后血崩而死,第64集 1、 沈眉庄是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人物,与甄嬛是莫逆之交,暗恋太医温实初。在第64集剧情中,甄嬛遭皇后一党算计,诬告她与温实初有私情。沈眉庄即将临盆不在场,心系二人。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甄嬛脱离了险境,温实初却被逼自宫。安陵容派人故意将这凶险的情景告诉沈眉庄,害其受惊难产...

2月14日是什么节(2月14是什么节日)

2月14日是什么节(2月14是什么节日)

如今春节已经过去了,上班族们都开始上班了,随之也将在2月14日迎来一个重大的节日,那2月14是什么节日?2019年情人节是几月几号? 一、2月14日是什么节日? 公历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