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百家姓系列│杜姓历史文化及来源

福瑞号2023-01-19 07:31:05问答百科93
杜姓来源
1、出自祁姓,以邑为氏。杜姓的得姓历史,从史籍文献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据《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据传,皇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代。远古的时候,人们以封地之名称尧为陶唐氏。陶唐氏的后裔曾建国于刘。当时夏后氏的六世孙孔甲为夏王,他好方鬼神。传说天降雌、雄二龙,孔甲不会养,陶唐氏的裔孙刘累就向豢龙氏学扰龙。豢龙氏畜龙以事帝舜,因而被赐姓。而刘累因为学扰龙而事孔甲,也被赐姓为御龙氏。到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唐国,人称唐杜氏。后周成王把唐国灭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作为周大夫的杜伯也无罪而被杀害。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他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了。
2、出自上古杜康之后。据《世本》所载,相传是黄帝时酿酒的发明者杜康的后代。相传杜康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人,善于造酒。如果杜康是杜姓始祖,那么这个姓至少也有四五千的历史了。
3、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时有鲜卑代北独孤浑氏,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满族都善氏、图克坦氏、鄂伦春族杜宁肯氏、裕固族杜曼氏、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等改姓杜,其它如满、蒙、土家、京、回、俄罗斯、壮、藏、朝鲜等族有此姓。
得姓始祖:杜伯。帝尧裔孙刘累之后。上古时代,帝舜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孙在夏和商时都是诸侯。到了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使周宣王的宠妃女鸠着迷,于是设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女鸠恶人先告状,反诬杜伯欺负她,周宣王于是斩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遗族便以国为氏,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百家姓系列│杜姓历史文化及来源-图1

杜字

迁徙分布
杜姓以陕西西安为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杜姓已有徙居楚、鲁等国的,《新唐书》云:“在鲁有杜泄,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绰生段,段生赫。”杜赫为秦将,食采于南阳衍邑,时人称为杜衍。赫少子杜秉,任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太守;秉子杜札,任南阳太守;札子杜周,任御史大夫,于汉武帝时以豪门望族被朝廷强迫迁徙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后形成杜姓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望郡——京兆郡。京兆杜姓,出自汉建平侯杜延年之二十世孙杜文、杜瑶。
其后的几百年间杜姓又形成许多分支地望:襄阳杜姓,出自当阳侯杜预少子、晋弘农太守杜尹;洹水(今河南省安阳一带)杜姓,出自戴侯少子杜宽;濮阳杜姓,出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阳,裔孙杜谟,后魏时任濮阳太守,因家焉。
总之,先秦至汉之际杜姓主要繁衍于今陕西,其播衍过程,从陕西至山东,再至河南,终又复归陕西。
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板荡,狼烟四起,杜姓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其先后于湖北之襄阳、襄樊,四川之绵竹、成都及浙江之钱塘,繁衍成为大族。
唐末杜让能任山南节度使,遇战乱避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让能裔孙杜仁为避元乱又迁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称为马銮杜姓始祖。
明初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
明清之际,杜姓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远播海外,东南亚、欧美都有杜姓后裔的足迹。
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三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
百家姓系列│杜姓历史文化及来源-图2

杜z

历史名人
杜 操: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汉代书画家,汉章帝时曾为齐相,以善章草知名,与崔瑗并称“崔杜”。
杜 诗:河南汲县人,汉代著名廉吏,是汉光武帝刘秀的近臣。任南阳太守时,创造水排(即水力鼓风机),冶铁铸农具,比欧洲早一千一百多年,他治池陂、开田园,发展农业生产。时称“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
杜 康:相传是周代善於酿酒的人。《汉·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 密:河南省登封人,东汉名臣,曾任北海相、尚书令、河南尹,时人称其为“天下良辅”。
杜 林: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治有《古文尚书》,长于文字学,撰有《仓颉训纂》、《苍颉故》等。
杜 畿:曹操的高参,为统一北方作出了重要贡献。
杜 预:京兆杜陵人,西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征南大将军。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
杜 杲:北周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
杜 甫:今河南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称为“诗圣”、“诗王”,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羌村》等,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 佑:京兆杜陵人,唐朝史学家,编《通典》二百卷,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官至宰相。
杜 牧:字牧之,号樊川,杜佑之孙,京兆万年人。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为人刚直有奇节,曾指时弊,深忧藩镇、吐番的骄纵,后果言中。其诗风骨遒上,豪迈不羁,文尤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在晚唐成就颇高,时人称其为“小杜”,以别於杜甫;和李商隐齐名,并称“李杜”。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泊秦淮》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43096.html

标签: 杜氏的由来

“百家姓系列│杜姓历史文化及来源” 的相关文章

沆瀣怎么读(忽然火起来的生僻字)

沆瀣怎么读(忽然火起来的生僻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人有才的就更多了。前些日子,一首叫《生僻字》的歌火了起来,看了里面的歌词,不由感叹:太有文化了。我们今天也一起来学习下,感受一下老祖宗的智慧。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几个?是不是看的眼晕,简直怀疑人生?没关系,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下它们。跟着上面的拼音读一读,是不是...

5月20日有什么含义是什么(5月20日到底是什么日子)

5月20日有什么含义是什么(5月20日到底是什么日子)

“5·20打算怎么过?” “我单身,不过这节。” “我说的是‘世界白塞病关爱日’!” ——这是在此次采访中发生的一段对话。提到“5·20”,你想到了什么?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多数受访者第一反应就是暗恋表白、情侣庆祝的日子。 事实上,每年的5月20日,不仅是“网络情人节”,还有以下多种节日含义:“世...

香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香烟中的尼古丁不是致癌物)

香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香烟中的尼古丁不是致癌物)

无论是在烟盒上还是在广告语中都能看到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这些成分是对身体十分有害的物质,如果长时间抽烟一定会影响身体健康的。 香烟中有一种成分是尼古丁,在大众的认知中尼古丁,是会致癌的。也有人说尼古丁并不会致癌,那么尼古丁到底会不会致癌呢? 一、尼古丁真的致癌吗? 吸烟的人...

网络上羊驼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草泥马"的化身:羊驼!)

网络上羊驼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草泥马"的化身:羊驼!)

羊驼为偶蹄目、骆驼科的动物,体重55-65千克,头体长度1200-2250毫米。外形有点像绵羊,一般栖息于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余只或数十只,由1只健壮的雄驼率领。以高山棘刺植物为食。发情季节争夺配偶十分激烈,每群中仅容1只成年雄驼存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羊驼性情温驯,伶俐而通人性,除野...

艳妇雪白细嫩的艳妇(《娇妻如云》:浴火重生)

艳妇雪白细嫩的艳妇(《娇妻如云》:浴火重生)

【简介】浴火重生,让他更加强大,四处吸金,建立自己的商业帝国。他穿梭于美女、艳妇之中,迷醉千万少妇,绝对是梦中的理想情人……扑倒校花,调戏空姐,和漂亮迷人的女主播暧昧缠绵,好不快活。 第1章 外星文明 西南重镇西双版纳,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

民的部首是什么部首(文化大观——每日释一字:民)

民的部首是什么部首(文化大观——每日释一字:民)

释说: 这个“民”字是个象形字。金文①的上部是一个眼睛,其下是一把锥子刺进了眼睛。这表明在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主用极其残酷的手段把奴隶的一只眼睛刺瞎,并强迫他们劳动。小篆②形体大变,完全看不出锥子刺眼的形象了。③是楷书的写法,是由小篆直接演变而来。 “民”的本义就是奴隶。远在《书经梓材篇》就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