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艺术考研|视传考研快题中的平面构成基础)
「什么是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始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原始社会的彩陶文化中的折线纹、回纹都涉及到平面构成中的对比、分割、双关等装饰手法。


如今的平面构成基础的雏形就是基于康定斯基在德国包豪斯学校基础课程中。平面构成基础以点线面为元素,在二维平面上依照美的效果进行组合和排列,结合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对画面进行整体的创造。

△康定斯基《构成》阐述了基本的点线面
这种抽象的、全新的造型观念为诸多艺术设计领域提炼出了一套基础的构图原理,其中手绘表达是最能直接展现此原理的一种艺术形式。
「点」

分类:
作用:
点在使用的过程中是自由、不受约束、轻松灵动的,所以在绘画时,点一般是呈现自然过渡的状态。点看似简单,但有时候简单纯粹,才是最有力量的。


线的变化很多,在我们使用的时候基本分为直线、射线、曲线、折线、流纹线;还有断线和方线多使用在单体的塑造之中。
不同的线条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水平直线会带给人平静,稳定,严肃的感觉。斜线本身就具有方向感、运动感。加上粗细的变化可以产生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各种需要突出主体物的设计中,经常能看到斜线的身影。
曲线,作为画面中最常使用的线条,带给人柔美、轻快、灵动的感受,能使散乱的版面变得集中。
断线,会带给人一种在虚实之中的连续感,塑造物体时有极强丰富画面的作用。方线通常是遵循外方内圆的原则使用在物体外轮廓的塑造之中,给物体的带来变化感,强调视觉重心。

「面」
面,即是无数的点和无数的线。点的堆积形成了面,封闭的线围出了面。面与面的前后关系,面与面的重叠,可以产生不同的空间变化。面也具有衬底的作用,能够烘托画面整体的氛围。画面有几何分割,看上去简洁、明了、有着秩序的美感。

面的构成塑造出完整的感觉,面也构成不同的种类,分为几何形的面、直线形的面、曲线形的面、不规则形的面、偶然形的面
作用:

「形态构成」
点线面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三者之间可以转化,并且在布置画面时遵循一定的设计美感,从而使平面构成的画面更加丰富,虚实结合,富有美感。点线面的排练组合最后构成了图形,点线面之间的变化也就形成了平面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