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机理(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的区别)
张伟中医大讲堂∣一个有温度的

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布洛芬的区别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属于解热镇痛药,作用机理基本相同,都是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的合成。可以用来缓解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或者缓和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等。

布洛芬的优点是退热平稳,而且持久,控制退热时间平均为 6-8 小时左右,尤其是对于 39 ℃以上的高热,退热效果更好,不过本品有轻度的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可出现胃部的烧灼感、恶心、呕吐等症状,偶尔还会出现皮疹、头痛、耳鸣、转氨酶升高、影响凝血功等表现,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和加重溃疡的报道,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
对乙酰氨基酚相对于布洛芬来说,副作用更少,耐受性更好,而且吸收迅速,口服后 30 分钟内就可以产生退热作用,但是其控制退热时间相对要短,平均只有 2-4 小时左右,而且大剂量应用容易导致肝功能损伤,所以要控制好用量,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用这两种药物或交替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不同的点在于不良反应、剂型、慎用人群等方面,具体如下:
1 、不良反应方面,布洛芬对肠胃的刺激比对乙酰氨基酚更大,因此有些患者服用布洛芬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胃出血等肠胃反应。除此之外,布洛芬的不良反应还有头痛、头晕、耳鸣、视力模糊、精神紧张、嗜睡、下肢水肿、体重骤增等。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有皮疹、荨麻疹、药热等过敏反应,以及粒细胞减少导致的感染,头痛,高热等。总体上来讲,布洛芬比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发应更多一些,所以需要谨慎使用布洛芬的人群更多。
2 、从剂型上来看,布洛芬在市面上有胶囊剂、片剂、滴剂、颗粒剂、搽剂、软膏剂等,而对乙酰氨基酚有片剂、溶液剂、混悬剂,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相比剂型较少。
3 、慎用人群方面,患有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的人,应在医师指导下谨慎使用布洛芬,以及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疾病的人群,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布洛芬,而对乙酰氨基酚的慎用人群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都需要注意的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 3 天,用于止痛不超过 5 天,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的话,建议停药并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使用期间,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