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杭州日报」
作为西方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即将到来。然而,受新冠疫情特别是奥密克戎毒株快速传播的影响,许多地方的圣诞市场、活动面临取消。图为在德国法兰克福圣诞市场,戴口罩的游客乘坐“迷你火车”。
意大利科研团队发布的全球首张“奥密克戎”图片——德尔塔毒株与奥密克戎毒株(右)刺突蛋白突变对比图。
当地时间11月27日,意大利科研团队发布了新冠病毒新型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的全球首张图片。
27日和28日,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陆续报告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病例。为防范该变异病毒传播,多国紧急取消航班、限制旅客入境、升级防控措施。
突变意义仍未知
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所有病毒,都可能在自我复制过程中犯“错误”,也就是常说的变异。大多数变异并不会使病毒“性情大变”,但也有一些会使病毒发生值得关注的性状改变。
意大利科研团队发布的图片显示,与德尔塔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拥有更多的刺突蛋白突变。这些变异多样化,且大部分位于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的区域。研究人员表示,这说明新冠病毒通过变异进一步适应人体,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变得更加危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专家托马斯·皮科克介绍,奥密克戎毒株发生了很多变异,仅在其表面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就有32处,而新冠病毒正是通过刺突蛋白与人类细胞受体结合感染人体的。这种新毒株“似乎在所有已识别的抗原位点都有突变”,这或许会影响多数抗体对刺突蛋白的识别。
英国沃里克大学病毒学家劳伦斯·扬说,新毒株不仅首次将其他毒株中的一些变异集于一身,还有新的变异。
初步证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被检测出的速度比以往造成感染激增的其他变异毒株都快,表明这一最新变异毒株可能具有生长优势。另外,与此前其他变异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可能会增加人们二次感染新冠的风险。
不过,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奥密克戎毒株的凶险程度。
多国发现奥密克戎毒株
英国卫生大臣贾维德27日宣布,两位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确诊患者现在正与家人一起自我隔离并接受进一步检测,这两例病例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可以追溯到南部非洲国家。从28日4时起,英国旅行“红色名单”包括10个非洲国家,从这些国家入境英国的人员将被要求在指定酒店隔离。
英国首相约翰逊27日宣布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所有入境旅客须在入境第二天接受核酸检测,并自我隔离直到得到阴性检测结果;所有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自我隔离10天;进入商店等室内公共场所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戴口罩;推动疫苗加强针接种等。
德国巴伐利亚州卫生部门27日发布公报说,两位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患者于24日抵达慕尼黑机场,25日起被隔离。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日前宣布,德国政府将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南非列为最新病毒变异区,并授权各地卫生部门可隔离并检测上述国家入境者。
意大利国立卫生研究院27日确认一名从莫桑比克旅行回来的意大利人感染奥密克戎毒株,他已接种过两剂新冠疫苗。他所居住的坎帕尼亚大区政府28日说,他的5位家人核酸检测也呈阳性,与他有接触的人都已被隔离。意卫生部于26日发布旅行禁令,过去14天去过南非、莱索托、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8个非洲国家的旅客禁止入境。
俄罗斯媒体28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成员科鲁格雷说,俄罗斯已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其传播源头或为从埃及返回的俄罗斯人。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卫生部门28日说,确诊的两位奥密克戎毒株患者从非洲经卡塔尔多哈于27日晚抵达悉尼,这两人均已接种新冠疫苗,属于无症状感染者,目前已被隔离。澳政府已暂停来自9个非洲国家的航班。
仍需更多时间和数据
来确定疫苗保护效力
奥密克戎毒株会使现有诊疗方法和疫苗失效吗?据世卫组织介绍,当前常用的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核酸检测)仍可用于标记奥密克戎毒株。
在疫苗有效性方面,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学专家尼尔·弗格森表示,目前还没有对奥密克戎毒株可能弱化疫苗效力的可靠评估,因此现在评估其风险为时过早。面对新毒株,目前的疫苗“极不可能”完全不起作用,但仍需要更多数据来确定疫苗的保护效力。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指出,新毒株的出现使开发更有效的疫苗变得更为迫切,此外还需继续在全球范围内扩大疫苗接种。
一些专家表示,虽然尚不清楚奥密克戎毒株会对公共健康构成多大威胁,但不采取行动的潜在后果可能很严重。与德尔塔毒株不同,奥密克戎毒株刚刚出现就受到全球广泛关注,这或许有助人们更早采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