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正文内容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瑞号2022-11-20 06:27:18投稿577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皮影的艺术魅力名不虚传,乐器演奏间极具艺术感染力,令人听罢久久不能忘怀。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艺人身怀绝技,诸如可即兴演唱,真假声转换,一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还能够演奏不同乐器。许多老艺人可以表演几十部传统剧目,这些作品有的通过口头传承,有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皮影戏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有些皮影艺人是专业的,有些是业余的,只在农闲时节表演。皮影戏的相关技艺通过家庭、戏班或师徒进行传承。中国皮影戏传递文化历史、社会信仰、口头传统和当地风俗等信息。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2
历史渊源
关于皮影戏起源的说法多种多样,其中流传较广的是汉武帝因思念死去的李夫人而请一位术士用幻术招魂。实际上,皮影戏的起源与古代弄影幻术、民间弄影之戏、古代镂皮雕饰、民间剪纸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它至晚在宋代已经成熟和盛行,东京汴梁瓦舍中的影戏艺人已有董十五、赵七、曹保义等9人。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中有一幅《影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山西皮影演出的实况。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明代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
清代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清代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3
皮影制作
皮影戏虽然种类繁多,但区别主要在声腔和剧目方面,至于影人制作和表演技术则大同小异。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影人一般是先将牛皮或驴皮、羊皮刮去毛血,加工成半透明状后再刻制上彩,其雕绘工艺讲究刀工精致,造型逼真。影人一般分头、身、四肢等几部分,均为侧影,头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着服饰,涂油彩后用火砖烘烤压平即成。演出时将影人的头插于身部,身与四肢相接,同时在身部和两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还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皮影戏道具主要为影窗,俗称“亮子”,一般高3尺,宽5尺,最高不过4尺,宽不过6尺,以白纸作幕,以便单人操作。其次为油灯一盏,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动作。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4
艺术流派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5
传承发展
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皮影戏属于传统戏剧类,项目序号为235,项目编号为Ⅳ-91,共有相关项目35个,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详细清单见下表: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6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7
图片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
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娱乐生活多样。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8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编:任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2832.html

“皮影戏的起源(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相关文章

三菱电机牌空调怎么样(三菱电机空调怎么样)

三菱电机牌空调怎么样(三菱电机空调怎么样)

作为一家技术导向型企业,三菱电机在压缩机、自动化、变频控制、动力设备等高科技领域造诣极深,连日本HTV航天器和新干线都对三菱电机的技术青睐有加,除了高科技领域,三菱电机还积极将先进技术融入空调产品,并将旗下的空调定位为“技术结晶”。 压缩机全能王者 压缩机是空调冷媒循环系统的动力源,被誉为空调的“...

101忠狗电影(《101忠狗》衍生真人电影《库伊拉》发布首张海报)

101忠狗电影(《101忠狗》衍生真人电影《库伊拉》发布首张海报)

小伙伴们都看过经典动画《101忠狗》吗?它的真人电影就要来了哦,会不会是你喜欢的类型呢? 《101忠狗》衍生真人电影《库伊拉》发布了首张海报!石头姐艾玛·斯通你有没有认出来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典动画《101忠狗》大反派库伊拉的单人电影,石头姐艾玛·斯通饰演的是年轻版库伊拉,艾玛·汤普森、保...

菠萝蜜的功效与作用(菠萝蜜的功效和营养价值)

菠萝蜜的功效与作用(菠萝蜜的功效和营养价值)

菠萝蜜是世界上最重的水果,一般重达5-20kg,最重超过50kg,加之果实肥厚柔软,清甜可口,香味浓郁,故被誉为“热带水果皇后”。在广州、香港、澳门及其他粤语地区,菠萝蜜一般被称为大树菠萝,在广西等地称为木菠萝,是桑科波罗蜜属常绿乔木。 【甄选现货】甄选黄金菠萝蜜 甄选装20-25斤整箱...

出生年月日姓名算命(姓名算卦测算婚姻)

出生年月日姓名算命(姓名算卦测算婚姻)

易经八卦是我们的祖先观天查地、中通人事而发明的,用来测算人生的吉凶祸福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个用易经八卦测姻缘的实例。 1994年有一天,一位先生为他的一对夫妻朋友的算姻缘。说:“他们感情不好,经常吵闹,看能否维持下去。”并写出了他们夫妻二人的名字,老师即按他们夫妻的名字用易经起卦测算。...

车臣现在属于俄罗斯吗(突然成为网红的车臣)

车臣现在属于俄罗斯吗(突然成为网红的车臣)

网络热词车臣,车臣到底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提到车臣,就不得不说到俄乌之间的冲突了。北约与俄罗斯达成了一个约定,那就是北约不在东扩,俄罗斯不会用核武器威胁北约。 在两方达成这个约定之后,俄罗斯确实没有用核武器威胁北约,但是北约却不守约定,一直在东扩,最近竟然连乌克兰和俄罗斯旁边的两个独立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