悻悻然的意思和造句(指出一个错字)
导语:我们的母语叫汉语,我们的汉语由汉字组成。准确认读汉字、书写汉字,需要经常阅读,经常写作,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说的是,读错汉字、写错汉字的现象是普遍现象。我也会读错汉字,写错汉字,错了就改。
比如,面对“莘莘学子”四个字,不一定人人都会读准“莘莘”的发音;看到“悻悻”二字,恐怕小学生都知道怎么读。
关键是,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的母语,不管是谁,读错汉字,写错汉字,用错汉字,都要自觉纠正。

01
就在6月16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厦门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看板上的“悻悻学子,前程似锦”的照片流传甚广,不少网友笑话厦大“没文化”。
有网友指出,上述看板上的文字把“莘莘学子”里的“莘莘”错写成“悻悻”了。网友说得对,引起群嘲也不奇怪。

02
莘莘,读shēn shēn,意思是众多的。例如,莘莘征夫,莘莘学子。“莘莘学子”是一条汉语成语,意思是“众多的学子”。
莘,是个多音字。也读xīn。比如,有一味中药叫“细莘xīn”;上海闵行区有个地方叫“莘xīn庄”;莘,也是姓氏。

悻xìng ,有怨恨,愤怒、刚直等意思。比如,悻然(然,……的样子),就是愤怒怨恨的样子。
而“悻悻”,也作“悻悻然”,意思是“愤恨难平的样子”,或者“刚愎固执的样子”。比如,悻悻而归,悻悻而去,悻悻之色,悻悻坐下,悻悻逃走。

厦门大学看板上出现“悻悻学习”,可能是输入者把“莘”字的读音读成了xìng,这才打印出“悻悻学子”。
03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些年来,某些大学每出现一次“汉字读音错误”、“汉字输入、打印错误”,都会引来网友的群嘲。
比如,北大曾有个校长,在学校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硬生生把“鸿鹄之志”的“鹄hú”读成了“皓月”的皓hào,引来全网批评。

这个“鸿鹄”就是天鹅,“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吕氏春秋》里就有“鸿鹄之志”,《陈涉世家》(选自《史记》)是初中课文,这篇课文里就有句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汉字“鹄”字是个多音字。在“鸿鹄”一词里,“鹄”读hú,但在“中鹄”里“鹄”读gǔ,意思是“箭靶子”,引申为“目标”。
所谓“中鹄”,就是射中靶子,由此引申为“准确”,比喻“及第”。
现在,使用“中鹄”的作者越来越少,使用“中的[zhònɡ dì]”的作者越来越多。“中的”的“的”,指“靶心”,“中的”指射中靶心。
“中的”,引申为“达到目的”,或“言语恳切”。比如,一语中的,射侯(侯,指用兽皮或者布做的靶子)中的。
04
有一年,清华大学开学典礼上,校长亲子迎接新生,有人发现出现这样一条横幅:“热列欢迎清华经管学院九(2019年入学的新生)字班新同学”。
在上述这条横幅中,很可能是打字店制作横幅时,错把“热烈”打印成了“热列”。不管是什么原因出错,清华经管学院都遭到群嘲。

结束语:据悉,16日午间,厦门大学回应“悻悻学子”错别字问题时称,上述“看板文字错误早已获得更正”。
对于上述知名大学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大学应有的态度是道歉和纠正。比如,北大那个校长就道歉了,还表示“会努力的”。
从反向思维的角度说,上述“错别字”的出现,未尝不是一件大好事。一则说明,指出错误的网友母语学得好。
二则通过网络群嘲,也让更多的人知道怎么纠错。这对尊重我们的母语,准确认读汉字,学好汉字,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汉字,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