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分享 > 正文内容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

福瑞号2022-11-19 16:00:12创业分享455

明末崇祯朝,出现过许多奇葩事,导致崇祯朝的朝局很不稳定,明朝的灭亡,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应该归咎于内部的混乱。

比如,崇祯皇帝换宰相频繁,在他执政的十七年时间里,一共更换了五十多位内阁大臣。

其中,内阁首辅就换了十六位,差不多平均每年换一个。

这些首辅大臣,在任时间长的也就五、六年,短则几个月。

下面,就聊聊这些内阁首辅中比较特殊的一位,他叫周延儒。

崇祯朝有两位两次出任内阁首辅的名人,一位是李标,另一位就是周延儒。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1

周延儒的特殊在于,他后来被写进了《明史·奸臣传》中。

周延儒,字玉绳,号挹斋,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

他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高中科举头名状元,时年仅24岁,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算是一个天才。

周延儒中状元后,一直在朝廷中枢任职,没有任何地方治理经验。

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周延儒进入内阁,并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升任内阁首辅,时年仅41岁。

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周延儒因被人弹劾,辞去了首辅职务,回乡养老。

这是周延儒首次担任内阁首辅的经历,在这次周延儒成为内阁辅臣并担任过首辅的过程中,绕不开一个著名的团体,即东林党。

从历史记载来看,周延儒是踩着东林党上位的。

其实,周延儒的籍贯是在当时的南直隶,这正是东林党影响力最大的地域,周延儒虽然不属于东林党,但因为乡籍的原因,早年和东林党中的很多人关系都还不错。

但当东林党人影响到了周延儒的上进,就只能反目成仇了。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末,崇祯皇帝决定增选几位内阁大臣,本来周延儒在增选名单中,可因为另一个人的入围,他从增选名单中被扒拉下去了。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2

这个人是钱谦益,是东林党推出的,代替东林党执掌朝政的重要人选。

在崇祯朝初期,崇祯皇帝因为铲除魏忠贤阉党的需要,和东林党是有过一阵蜜月期的,崇祯当时对东林党人抱有相当的好感。

因此,钱谦益入选增选名单,只不过是走一个过程,入选应该是稳当当的。

但钱谦益挤占了周延儒的位置,引起了周延儒的激烈反抗。

他联合另一位后来也被写进《明史·奸臣传》中的大臣温体仁,向钱谦益发起了进攻,揭发钱谦益曾参与科举舞弊事件。

因为周延儒和温体仁的揭发,钱谦益失去了进入内阁的希望,且从此被逐出朝廷中枢,直到崇祯朝灭亡,都没能复起。

也因此,周延儒和东林党人从朋友变成了仇敌。

周延儒虽然顺利的驱逐了钱谦益,但还是没能进入内阁,崇祯元年末,崇祯皇帝还是组建了一个以韩爌为首辅,钱龙锡为次辅的东林党内阁。

不过很快,周延儒就又等来了机会,崇祯二年十月,爆发了“己巳之变”,后金大军长驱直入,兵围京城。

在这次事件中,东林党人损失很大,当时是他们在主政,且时任蓟辽督师的袁崇焕也是次辅钱龙锡在力挺,为此,崇祯皇帝对东林党有了猜忌。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3

崇祯二年十二月,崇祯安排周延儒进入内阁,紧接着,韩爌称病辞职,钱龙锡论罪发配边疆,东林党内阁倒台,袁崇焕被杀。

崇祯三年九月,袁崇焕被杀的同时,周延儒终于当上了内阁首辅。

所以说,周延儒第一次当上内阁首辅,是踩着东林党,一步一步走上去的。

在东林党内阁倒台的过程中,少不了周延儒的推波助澜,除了他自己要上位,也是体察到了崇祯皇帝的心意。

不过,周延儒虽然和东林党反目成仇,但双方都很懂得变通,需要的时候,双方又能随时结合在一起。

崇祯十四年(1641年)九月,周延儒在闲居了八年后,再次被崇祯皇帝任命为内阁首辅。

而这次,周延儒的复出,得到了东林党人,及有“小东林党”之称的复社的大力帮助。

东林党在崇祯朝,自从“己巳之变”和袁崇焕事件后,就不再被崇祯皇帝信任。

自崇祯三年东林党内阁倒台后,就很少有东林党人能进入内阁中枢,主持朝廷大事。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4

这对于有着一定权力野心的东林党来说,是相当难受的,为此,他们也一直在努力。

可是,崇祯皇帝已经对东林党有了戒心,东林党人举荐的人才,崇祯会挑选着用,也不会让他们进入内阁,怎么办呢?

于是,有着“小东林党”之称的复社就代替东林党走上了前台。

根据吴伟业所著的《吴梅村全集》《吴昌时事辑》的记载,当时,在朝中任职的复社元老吴昌时,给复社创建人张溥写信,正式建议筹划让周延儒复出:

虞山(钱谦益)毁不用,湛持(文震孟)相三月即被逐,东南党狱日闻,非阳羡(即周延儒的家乡宜兴)复出不足弥祸。

吴昌时建议扶持周延儒,这或许是周延儒到底是南直隶人士,和东林党怎么也甩不开乡党之情,虽然曾经反目成仇,可藕断丝还连。

崇祯警惕东林党,复社成员又大多年轻,无法上位,想找一个能为自己的团体说话的人,不如就选周延儒这个乡党。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5

于是,张溥在外,吴昌时在朝,曾经周延儒的仇人钱谦益也参与谋划,开始为周延儒复相奔走。

他们在民间凑集六万两白银的资金,买通崇祯皇帝身边的宦官,成功让对国事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想起了闲居在家的大才周延儒。

崇祯十四年四月,崇祯皇帝召周延儒入京,九月,再次任命周延儒为内阁首辅。

曾经踩着东林党上位的周延儒,却在东林党和复社的帮助下,第二次当上了内阁首辅。

周延儒志得意满的再次走进内阁办公,可他大概没想到,这次复相,对他来说,也许就是祸事。

首先,东林党和复社帮助了周延儒复相,当然有利益要求,他们希望周延儒能多举荐东林党人和复社人士入朝为官。

而周延儒又有自己的需求,不希望成为东林党和复社的傀儡,对于他们的要求无法全部办到。

双方在周延儒再次成为内阁首辅后不久即发生利益冲突。

后来,有很多野史中记载,复社创建人张溥因此被周延儒授意毒死,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体现。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6

周延儒后来被写进《明史·奸臣传》,大概就和疑似毒死张溥有关。

其次,周延儒再次当上内阁首辅时,已经到了崇祯十四年,明朝灭亡的局势已经很难挽回。

周延儒本人又不善于兵事,对于明朝面临的战争束手无策。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在面对清军入寇时,周延儒以首辅身份自请督师抗敌。

然而,周延儒出京后,整日在军中饮酒作乐,并谎报军情给崇祯皇帝,后来被锦衣卫举报,周延儒被迫致仕。

不久后,周延儒又被弹劾和吴昌时一起“窃权附势,纳贿行私”,崇祯皇帝大怒,斩杀吴昌时,赐死周延儒。

所以说,周延儒第二次担任内阁首辅对他来说是祸事,生前不得善终,身后还被写为奸臣。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图7

当然,世事难料,周延儒当时不会想到会有这么多恶果,就像他当初踩着东林党当上内阁大臣时,也不会想到,后来会和东林党合作。

大家这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明史》《明季北略》《烈皇小识》《吴梅村全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2586.html

“明朝内阁首辅周延儒简介(明史:奸臣周延儒两次入阁之路)” 的相关文章

四个经济特区是指的哪四个(四大特区为什么不是四个深圳)

四个经济特区是指的哪四个(四大特区为什么不是四个深圳)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 头和福建省厦门建立经济特区。40年过去,当时同时诞生的四个特区,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已经成为世界一线城市,有的进入全国二线,有的还在三线徘徊,甚至比不上内地的同规模地市。 实际在40年前,...

台湾有多大面积相当于大陆哪里(台湾省有多大)

台湾有多大面积相当于大陆哪里(台湾省有多大)

近日因为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似乎让祖国的统一步伐提前了,百度也开放了台湾省地图,细到所有街道小店,更是突然带火了台湾省的山西刀削面,很多小伙伴都开始关注台湾起来,那么本文就用百度地图来直观对比一下台湾究竟有多大? 台湾省究竟有多大?面积相当于哪个省? 与台湾省最接近的便是海南省 台湾省3.6万平...

冬奥会起源简介(冬奥会的来历是什么)

冬奥会起源简介(冬奥会的来历是什么)

冬奥会起源于1924年1月在法国举办的名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 在冬奥会正式举办之前,花样滑冰和冰球这两项冬季项目曾在1924年夏季奥运会举行,但由于举办时间的冲突,国际奥委会更加想要将冬奥会单独举办。 1924年1月在法国举办的名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在两年后被国际奥组委更名为第一届冬季...

红海行动真实事件过程(红海行动是真实的吗)

红海行动真实事件过程(红海行动是真实的吗)

《红海行动》,讲述的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海,临沂舰及张译饰演的蛟龙队长与队友一同打击索马里海盗、以及海外撤侨的故事,全片2个多小时,非常燃!电影通判领着大家看一下红海行动中涉及到的真实事件,以及中国海军护航的战略意义: 一、临沂舰护航任务及也门撤侨 临沂舰是中国建造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参加了第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