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故成语(成语典故之函谷关:紫气东来)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历史上有两座,秦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汉关位于距河南省洛阳市约20公里新安县城东,地处“两京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秦函谷关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也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
紫气东来成语就源于秦函谷关。

成语典故。紫气东来[zǐ qì dōng lái]出自汉·刘向《列仙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河南省鹿邑县)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称为“老庄”,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古人认为紫色与当官有关。官服多是紫色的。
老子很有学问,在周王朝担任主管图书典籍的官职。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内乱,各诸侯国热衷于权力争夺,战争频繁,民不聊生,老子对周室失望透顶,于是决定辞官西行。7月20日,老子在经过函谷关时,把守的关令尹喜是个善观天象的人,他看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认为必有圣人来到,赶忙迎接。只见一位老人骑着青牛徐徐走来,这就是老子。这就是成语紫气东来的来历。尹喜款待老子数日,请他著述,老子推辞不掉,于是在函谷关留下了著名的五千言。世人称之为《道德经》,又称《老子》或《老子五千文》。

成语原文。《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小知识:
战国四公子。贾谊 《过秦论》记载:“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亦称“战国四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