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警察什么罪(释法:什么是袭警罪)

1、袭警罪概述
袭警罪,是指使用暴力手段对正在执行警务的人民警察或警务辅助人员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该罪是2020年12月《刑法修正案十一》从妨害公务罪中分离出来,新增加的罪名。目的是更好的维护警察执法权威,保护警察人身安全,营造敬畏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的规定,犯袭警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袭警罪解读
(1)必须是对人民警察实施了暴力袭击。暴力袭击应当理解为主动与警察对抗,以暴力方式攻击警察,即包括对民警实施撕咬、踢打、抱摔、投掷等对民警直接施加的暴力,也包括实施打砸、毁坏、抢夺民警正在使用的警用车辆、警械等警用装备等对物体实施的阻碍人民警察正常执行公务的暴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暴力袭击不要求对人民警察造成明确的伤害后果,即使经鉴定不构成轻微伤及以上损害后果,也可以构成袭警罪。如果实施的不是暴力袭击行为而是威胁行为,则不构成袭警罪,可能构成一般妨害公务罪。如果虽然与人民警察有肢体冲突,甚至有轻微抓伤等情况,但情节显著轻微的,也不宜认定为暴力袭击,不构成袭警罪。
(2)暴力袭击的对象必须是人民警察。人民警察,包括刑事警察、治安警察、交通警察、司法警察等各类警察,还包括协助警察执行职务的警务辅助人员。如果袭击的是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袭击单独工作的警务辅助人员,都不构成袭警罪,可能构成一般的妨害公务罪。
(3)被袭击的人民警察必须是正在执行职务。正在执行职务包括人民警察实施《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各项法律职责。包括查处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消防,户籍户政,出入境,社会矛盾调处,以及司法警察维持庭审秩序、押解罪犯、民事行政强制执行等法律职责。如果袭击的人民警察不是正在执行职务,例如对下班后的警察实施打击报复的,拦截、恐吓等情况,不构成袭警罪,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其他犯罪。
(4)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必须是合法的。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需要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实施,即不能超越职权、滥用职权进行执法,也不能违背法定审批、告知等程序性事项进行执法。如果实施人民警察法及有关禁止令禁止实施的行为,例如非法采取相关强制措施而激发相对人的暴力袭击等情形,不宜认定为袭警罪。

3、案例一则
基本案情:2021年8月9日中午,被告人袁某和朋友在饭店吃饭,席间饮用了六七两白酒。饭后回家途中,因认为路边停放车辆阻拦其行走,与车主发生争执,互相辱骂撕扯。车主见袁某醉酒滋事,遂打电话报警。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由民警梁某带领辅警张某驾驶警车至现场处置。在处置过程中,袁某拒不配合传唤,躺倒在地上,抱住辅警张某腿部,将张某左脚脚踝处咬伤。经法医鉴定,张某伤情程度为轻微伤。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袁某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其行为已构成袭警罪。因袁某到案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愿认罪认罚,依法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五款等相关法律规定,以袭警罪判处袁某拘役五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