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 正文内容

过渡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是过渡句(轻松掌握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

福瑞号2022-12-14 14:28:07问答百科101
过渡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是过渡句(轻松掌握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图1

1、什么是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

中心句:指能够统领全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

如: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六年级上册《詹天佑》)

这一句就是全文的中心句,整篇课文都是围绕詹天佑的爱国之心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杰出才干来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渡句:指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它往往把前后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衔接自然,形成一个整体。

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秦兵马俑》)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过渡句,前一句承接上文,讲兵马俑的规模庞大,后一句领起下文,描述的是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样的描写紧紧扣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上下文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呼应句:如果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差不多,而且一个在文章的前面,一个在文章的后面,它们互为呼应句。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与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这两句便是前后呼应。

过渡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是过渡句(轻松掌握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图2

2、中心句在文中位置的一般规律及作用。

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又称“总起句”,起到统领全文或全段的作用。

②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末尾,又称“总结句”,起到总结全文或全段的作用。

③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过渡段”或“过渡句”的作用。

④中心句在文章或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起着强调和增强印象的作用。

3、怎样找中心句?

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有的句子中意义含而不露,蕴藏着深长的意义,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从过渡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往往用过渡句来点明中心句。

所以找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有时候也会在段的中间。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不会很长。

谨记:上面说的只是一般情况,也会有特殊情况。

2)例题精讲

①观察哪句话是讲全文或全段主要意思的,这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如: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这句话是讲全段主要意思的,它就是这段的中心句。

②观察全文或全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哪句话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如: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这段话是围绕着 这句话来写的,它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③通过分析、比较,以最能概括主要内容而不是中心思想的句子作为中心句。

如:

过渡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是过渡句(轻松掌握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图3

秋天

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秋天,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

你瞧,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树,红得多么好看,简直像一片火似的,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红得那么鲜艳。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更逗人喜爱,那种叫“水晶”的,晶莹剔透,真像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好一派迷人的秋色啊!

我喜欢这绚丽灿烂的秋色,因为它表示着成熟和繁荣,也意味着欢乐和富强。

这句话概括了文章描写的主要景色,它就是这段话的中心句。

4、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位置

①位置上,过渡句常常出现在文中某个段落开头,有时也独立成一段。

②内容上,过渡句是由一个内容(问题)转移到另一个内容(问题)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和上下两段都有联系。

5、怎样找过渡句?

所以判断时可以根据位置,也可以根据内容,最好是根据内容判断。常见的过渡句通常伴有关联词(除了……还……、不仅……还……、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然而、却 等等)。所以,如果某段的开头出现上述的关联词,这个句子一般是过渡句。

6、怎么找呼应句?

所谓“首尾呼应”表明了相互呼应的两个句子的相对位置。

①如果已知句在文章的前面,响应句一般在文章的后面;

②如果已知句在文章的后面,响应句一般在文章的前面。

相互呼应的两个句子应该有相同或意思相近的中心词,两句话的意思差不多。

呼应句的作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furui.com.cn/17876.html

“过渡句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是过渡句(轻松掌握文章的中心句、过渡句、呼应句)” 的相关文章

禽流感过去了吗(禽流感过去曾引发全球大流行)

禽流感过去了吗(禽流感过去曾引发全球大流行)

禽流感,是在禽类中发现的一种病毒。存在许多不同的菌株,某些人畜共患的菌株可以感染甚至杀死人类。实际上,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是禽源性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了全球5亿人。但是,此后一直没有人与人之间持续传播的证据,并且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类感染是零星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是202...

劾怎么读(笪怎么读姓氏语音)

劾怎么读(笪怎么读姓氏语音)

读音为Dá,笪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96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全国笪姓人口在10万。笪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姓氏人物历史名人笪深宋朝进士,古书上记载着他名字。笪重光字在辛(1623-1692),号江上外史,江苏句容人,进士出身,顺...

中国种植葡萄始于(葡萄始于哪个朝代)

中国种植葡萄始于(葡萄始于哪个朝代)

葡萄始于西汉朝代。 1、根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西汉建元三年,张骞受汉武帝之命,赴西域,见“宛左右皆以蒲陶为美酒,富贵之家藏酒一万多石,久则几十年而不衰”,“蒲陶”就是指葡萄。其后,“汉使归来,故皇帝种苜蓿,蒲陶肥沃之地”,自西汉以来,中国就有了葡萄的栽培。 2、葡萄(学名: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

我是歌手第三季冠军是谁(盘点历季《我是歌手》赛季冠军)

我是歌手第三季冠军是谁(盘点历季《我是歌手》赛季冠军)

盘点历季《我是歌手》赛季冠军,除了羽泉,还有他们! 每个人都有一些梦想,有的人的梦想就是想当一个歌唱演员,在“我是歌手”音乐竞技类节目中,就有一些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争夺着赛季冠军,跟着小编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歌唱演员“追梦”成功了吧~ 羽泉 第一季冠军 羽泉,中国内地音乐组合;1998年,陈羽凡与胡...

休要丢人现眼打一字(“赏花灯)

休要丢人现眼打一字(“赏花灯)

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中国地道的情人节。 自古以来,适逢元宵节,我国民间就有“观灯猜谜”的习俗。据记载,猜灯谜自南宋起开始流行,至今不衰。最初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后来,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因而流传开来。...

邮政所与邮政支局有什么区别(中国邮政和邮政局有什么区别)

邮政所与邮政支局有什么区别(中国邮政和邮政局有什么区别)

邮政局和中国邮政是大家经常见到的,但是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邮政局和中国邮政到底有什么区别,甚至有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邮政局就是中国邮政。 首先从历史渊源来看,邮政局和中国邮政曾经确实是同一个。 我国的邮政业务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有,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正式设立,它是邮电部的前身; 到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