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琴鸟图片(为什么说琴鸟是鸟类“音乐舞蹈家”?)
我们都知道鹦鹉学舌,八哥学舌,这两种鸟都会学人说话,有的学人唱歌也能学得很好,其实它们学人说话只是学会了发音,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它只是鸟类的一种特殊反射行为,与它生有特殊结构的鸣管和舌头有关。其中鹦鹉模仿的声音的能力不如八哥,八哥能很容易地模仿人类的声音,说话读诗乃至歌唱等,也比较容易训练。可谓是人类声音的“模仿秀”,不过八哥比起琴鸟来,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是要略逊一筹的。
琴鸟是属雀形目琴鸟科,是雀形目中体型最大的鸟,包括艾氏琴鸟和华丽琴鸟(大琴鸟),后者为澳大利亚的国鸟,都分布在澳大利亚,这种鸟因雄性求偶时尾羽展开的形状尤如一张竖琴而得名,大小和鸡差不多大,长达70厘米的竖琴形美丽尾羽十分引人注目,其它羽毛为褐色或红棕色,内尾羽则像花边一样,尾羽在秋季时会脱落,春季又会再生。这种鸟也是雌雄异型,雄鸟和雌鸟的颜色,体型与大小都有较大差别。
这种鸟的鸣叫声十分悦耳动听。特别是在繁殖期,雄鸟的鸣啭、效鸣以及求偶炫耀的姿态都会让观者印象深刻。雄鸟的表演舞台通常在森林中几块小空地上,它把尾巴倒钩勾着伸向前方,使两条白色长羽盖在头上方,而琴状羽则向侧方竖起,就开始了有节奏地昂首阔步的舞步,同时它也会一展歌喉,它的声音的鸣啭能力让人叹为观止,它可以唯妙唯肖地模仿几乎任何我们能听到的声音,包括其他鸟的鸣叫,哺乳动物的吼叫,堪称“超级声音模仿秀”,就连汽车喇叭声、火车开动声、鸣笛声、泉水流动声,斧头伐木声、碎石机声乃至人们的说话、唱歌和喊叫声等,简直就是一部“全能录音机”。
更有趣的是,琴鸟除了在自己向配偶求爱时会进行这样的表演外,还喜欢给一种园丁鸟求偶时当歌手,促成园丁鸟的好事,是不是很神奇?
琴鸟被认为是鸟类中的音乐家和舞蹈家,叫声婉转动听,舞姿轻盈曼妙,因此深受澳洲人的喜爱。这种鸟主要生存在澳大利亚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喜欢生活在山间林地中,以各种昆虫和植物种子为食,然而近几个月来,由于澳大利亚山火肆虐,导致琴鸟的栖息地被大肆破坏,当地环保组织称或有千余只琴鸟死于火灾,诚为可惜。
盘点「10种有超能力的动物」完爆人类!
虽然裸鼹鼠表面皮肤上几乎无毛,但是它完全没有疼痛感。而且它的身体中具有癌症的天然抗性物质,为此裸鼹鼠成为健康科学家们的最爱。
#2灯塔水母-能够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
灯塔水母的直径只有4至5毫米,属于水螅虫纲,它们是捕食性生物,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回复到的幼虫阶段的生物。从理论上说,这个循环可以不断重复下去,也就是说,灯塔水母可以永远存活,无需面对死亡。曾经有一位研究灯塔水母的科学家观察了4000条灯塔水母,确认它们全部都能返老还童,没有一条死亡。
#3鸭嘴兽-感应
鸭嘴兽的皮肤表面非常柔软,是为了让电磁受器能感应到电脉冲,扁扁的嘴巴是感电受体,鸭嘴兽拥有精妙的生理结构,难怪有学者曾经形容鸭嘴兽,是上帝用剩余零件所拼凑出来的独一无二生物。
#4跳蚤-弹跳
根据一份研究指出,有些跳蚤可以跳超过10公分远。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ofCambridge)偕同校外的研究同仁研究发现,跳蚤起跳时,施力的地方是胫骨跟跖节(tibia和tarsus,也就是昆虫的腿),而不是转节(trochanter,即昆虫的膝盖)。
#5水熊-不死
水熊虫能够把生命代谢放慢到几乎停止的程度。进入休眠态时,它的身体含水量可以降到3%,也可以在零下272摄氏度的实验室环境里存活。
#6琴鸟-拟声
琴鸟因模仿功力一流,被公认是鸟类中的摇滚明星。这种鸟类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学习至少20种鸟类的鸣叫声,或是曾听过的任何声响,像是相机快门、救护车或警报器、电锯声响,让人听了误以为是后制配音的效果。
#7虾蛄-强力
它的这一对锤子由前肢构成的杠杆驱动,只要它收缩捕捉足的肌肉,就能带动肘部的"锤头"以极高的速度挥出,打出毁灭性的一拳。这一拳的速度相当惊人,它能以20m/s的速度击出一拳,最大的击打力量可以达到1500N!什么螺壳在它的拳下都不堪一击。被养在水族箱里的虾蛄更是曾经有过将水族箱的玻璃击碎逃亡的惊人"壮举"。
#8毛蛙-骨爪
遇到威胁时,这种青蛙会将自己的骨头折断,从断裂处长出锋利的爪子并刺透趾垫。
#9拟态章鱼-变身
拟态章鱼变色可不是为了躲避猎食者,事实上它们变色是为了恐吓猎食者。在海洋里面,无论是战斗力再强的生物,也会与有毒的生物保持距离。所以拟态章鱼就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的颜色以及花纹来伪装成有毒的生物。
#10负泥虫-护甲
负泥虫为了避免被吃掉而用自己的粪便覆盖自己。
小编没想到虾蛄竟然有那么强大的力量,而且还能把水族馆的玻璃给击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