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冻液怎么更换和注意事项
问什么是汽车防冻液?为什么需要更换?
汽车防冻液是一种特殊的液体,用于保护发动机的冷却系统,防止在低温下发动机的冷却液结冰。在高温时,防冻液还能提供额外的保护,防止发动机过热。
由于防冻液长时间使用后会变质,降低其防冻和抗腐蚀性能,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来说,建议每两年或每行驶4万-6万公里更换一次防冻液。
问如何更换汽车防冻液?

更换汽车防冻液需要以下步骤
1. 在更换之前,需要确保发动机已经冷却。在发动机冷却之前,打开汽车引擎盖,找到冷却液箱,检查冷却液的液位。
2. 检查防冻液的颜色和状态。如果防冻液变成了浑浊的颜色或者出现沉淀物,那么就需要更换了。
3. 找到汽车冷却液排放螺丝,将其拧开,让旧的防冻液流出。在排出旧液之前,需要先打开发动机的排气口,以便更好地排出液体。
4. 用清水冲洗冷却系统,直到水流出来的清澈为止。
5. 安装冷却液排放螺丝,并加入新的防冻液。加液时需要注意防冻液的种类和比例,一般来说,使用和原液相同品牌的防冻液,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加入。
6. 加液后,需要让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以便新的防冻液能够充分循环。
问更换汽车防冻液需要注意什么?
更换汽车防冻液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不要在发动机还热的时候更换防冻液,以免烫伤。
2. 更换时需要用手套和护目镜等防护装备,以免防冻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3. 更换时需要使用正确的防冻液,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比例加入。
4. 更换时需要注意排放旧液的环境保护,不要将旧液倒入河流、湖泊等水源。
5. 更换时需要注意防冻液的保存,不要将其放在儿童易接触的地方。
总之,更换汽车防冻液需要谨慎,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