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腰是什么原因分析(吐司出炉后总塌腰)
都说吐司是磨人的“小妖精”,因为要想做好一只吐司,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今天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出炉后的塌陷问题。

通常来说,当你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打面技巧,吐司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很多小伙伴却还会有一个困扰,那就是揉面揉的很好、发酵也发得不错,但是吐司出炉却塌腰了,那么今天我也跟大家来聊聊出炉后常见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办法,希望能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 没熟。现在网上有很多的配方,里面的温度、时间各不相同,而这也是由于大家根据自己烤箱的温度、模具所得出的,如果盲目照搬,很容易出现因为没熟造成的塌腰问题。
判断标准:还要伴随着“吐司颜色太浅”、“两侧内缩”、“中心部位口感粘牙”的现象,具备了这三个要素,才能判断是没熟造成的塌腰。
解决方法:大家根据网上配方中时间、温度,适当进行时间延长和温度调高即可。尤其在大家遇到多个吐司同烤的情况下,更要适当增加烘烤时长。

2、 出炉前没有震模具。由于吐司在烘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汽,出炉后面临温度骤降,如果不震模,就会因热胀冷缩、水汽排不出造成塌腰问题。
判断标准:吐司上色正常,仅有塌腰问题
解决方法:将模具震几下,迅速排出水汽,及时取出,放在晾网上晾凉即可。

3、 配方液体量量大。由于很多特定吐司液体含量较大,像是有些高水量配方都达到了液体量100%,而在此类配方下做出的吐司在出炉后塌腰、内缩,都是正常现象,这类吐司口感非常软,自然侧面支撑力也不会太强。
4、 发酵过度。发酵过度也会产生塌腰问题,这是由于发酵时间过长,面筋产生断裂,从而支撑力降低所造成的。由于很多盖盖烘烤的吐司,在出炉打开盖后,发现是顶部下凹的状态,这都是由于发酵过度造成的。当然了,如果打面打过了,也会产生相同的问题。
判断标准:入炉时超过了9分满、手指轻按后出现塌陷问题
解决办法:如果烤山形吐司,在入炉前发酵至模具8~9分满即可,如果盖盖烘烤,7~8分满即可。

好了,今天与大家分析的四个因素就是这些了,大家可以在做吐司的过程中排查一下自己的“塌腰”问题,另外也欢迎大家在留言板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