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坟的来历(北京地名“公主坟”的来历)
北京复兴门外复兴路与西三环路交界处的这个地方叫做“公主坟”,公主坟这个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呢?而且,公主坟这个名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好奇,这个公主坟内真的埋葬过公主吗?埋葬的究竟是哪位公主呢?
有关“公主坟”的传说
对于公主坟名字的来历,民间历来就有很多传说。大家都认为这里真的埋葬了一位公主,可是到底是哪位公主呢?人们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这位公主是降清的名将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
这个说法流传的最广泛,名将孔有德在降清后屡立战功,他攻下了南京,占领了贵州,因此在顺治六年被封为“定南王”。可是,好景不长,顺治九年孔有德在桂林遭到明朝将军李定国的围攻,受伤后他自知无法突围,便自杀身亡了。
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就把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收为义女,封为和硕公主,她也是清朝唯一的一位汉族公主,相传孔四贞死后就被埋葬在了北京西郊,也就是今天的公主坟。
第二种说法:这位公主是元帅金泰的妻子。
相传清朝初年的时候有一位汉人叫金泰,他从小就被满族人所收养。长大后从军,因为立下战功被封为元帅,有一次他偶遇了公主,两人一见钟情。可是一些嫉妒他的朝中老臣却故意诬陷他,向皇帝说他的种种不是,最后皇帝把金泰流放了,生活的艰辛加上对公主的日夜思念,使得金泰不久就死去了。
金泰死前给公主留下一封信说:“等你看见信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在人世了”。公主收到他的来信,伤心欲绝,就服下毒酒跟随金泰而去了。皇帝无奈之下,就把金泰草草地埋葬在香山,而把公主远远地葬在了今天的公主坟。
第三种说法:这位公主是乾隆收养的义女。
相传有一年,乾隆皇帝带着刘墉、和珅两人到民间微服私访。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日落西山,乾隆感到又累又饿,于是他们三个人就走进了一个小村庄,向一位农户借宿。这位农家只有一个老汉和一个小姑娘,老汉很善良就让他们免费吃住。
乾隆见这小姑娘很是俊俏,非常喜欢,就对老汉说:“老人家你要乐意,就让您的女儿给我做个干闺女吧”。老人一听也很是高兴,就让女儿拜了干爹。乾隆第二天离开时留下话,如果日后遇到困难,可以到京城找他帮忙。
不久以后,这个村庄真的遇到大灾荒,父女两个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到京城来找姑娘的干爹。可是父女俩在京城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他。后来老汉就得了重病,姑娘没钱给父亲治病,情急之下就来到护城河边,想投河自尽。恰好刘墉在此经过,他就把姑娘带入宫中。
乾隆急忙派人给老汉治病,可老汉已经病入膏肓不久就死去了。于是,乾隆就把姑娘留在了宫中。可父亲死后,这位姑娘一直郁郁寡欢,时间长了就憋出了病,后来就病死在了宫中。乾隆很伤心,就按照埋葬公主的礼节,把她埋葬在今天的公主坟。
“公主坟”里的真相
不过以上这些,终归都是传说,其实公主坟里面的公主到底是谁?早在1965年北京修建地铁1号线的时候,文物部门就已经对公主坟进行了考古发掘,而且经过历史资料考证之后,证实公主坟里面埋葬的是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
这两位公主分别葬在东西两边。东边葬的是庄敬和硕公主,她是嘉庆皇帝的三女儿。庄敬和硕公主生于乾隆四十六年,在嘉庆六年下嫁给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不济,死于嘉庆十六年三月,年仅31岁。
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她是嘉庆皇帝的四女儿。庄静固伦公主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在嘉庆七年的时候嫁给了蒙古族土默特部的玛尼巴达喇郡王,死于嘉庆十六年年五月,年仅28岁。
根据清朝的祖制,下嫁的公主死后是不能葬入皇陵的,而且也不能葬入婆家的墓地,必须另外寻地安葬。所以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死后只能另建墓地,由于她俩都死于同一年,时间仅仅相差两个月,所以就埋葬在了同一个地方。
“公主坟”里真的埋葬了两位公主呀!这正是“昔人已殁,唯余一抔黄土”罢了。
撰文:陆衣
本文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