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什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
知识背景
战国时期的楚国诞生了一个至今依旧响当当的人物,那就是《屈原》。屈原,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等。纵观屈原的一生对待国家忠心耿耿,只可惜屈原跟了一个昏君,最后郁郁不得志,毅然决然投江捐躯。
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学艺术在中国文化的灿烂长河中熠熠生辉。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写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那么,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是指什么呢?下面咱们谈一谈。

问题分析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
阳春白雪最初是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艺术性较高、有难度的歌曲;下里巴人最初是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后来,"阳春白雪"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而"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一个高深,“养在深闺人不知”;一个通俗,处在坊间人皆知。
再后来,宋玉为了澄清自己,免得被楚王误会,就借用"阳春白雪"和者寡,"下里巴人"拥者众来说明情况,楚王终于恍然大悟。由此得来成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流传至今。

温馨提示
1.宋玉说:"那些杰出的人物志向远大、行为高尚,一般人当然不会理解了,我的情况正是这样的啊!"楚王听了宋玉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
2.这篇文章文采斐然,可称为阳春白雪啊!难得,难得啊!
3.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雅俗共赏。音乐如此,人亦如此。此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以特而独立。此中滋味,需要一生品尝。

结论
《阳春》《白雪》两首古曲都是春秋时期的“乐圣”师旷所做,多为庙堂之上高级乐师演奏;《下里》《巴人》两首曲子,通俗易懂,一般乐师就能演奏,非常流行。高雅和通俗融为一体,才更加完美、和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盛言竹语教育人
前程似锦押韵的下一句是什么?语文教师指点迷津,很有意思
新竹高于旧竹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跟随语文老师的分析来认识他
喝酒的最高境界的诗句,原来如此动人,快随语文老师来赏读吧
意境淡雅幽远的诗句有哪些?#盛夏冲刺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