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绝日(有句老话说的好:十月十三日是秋天的最后一天)
有句老话说的好:十月十三日是秋天的最后一天,这是什么意思?
农历十月十三日是秋末之日,也是穷日,有句古语云:“穷日不出,死日不开”,“穷日”、“绝日”又是何物?这是怎么回事?
1.穷日是什么?
《山海经》中有帝俊、羲和十个太阳的传说:“九日居下,一日居上。”十日同居一棵大树,轮流守夜。
为区别这10颗太阳,我们将其命名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是十天干,十天干的轮值是一年。
还有帝俊、常仪(有些学者认为他们是羲和的同族),共有十二个月亮,它们也象太阳那样轮流守夜。
这十二轮明月,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次的轮值都是一个朔望月,每一次的轮值都是一年。
古人还把天干、地支配对来纪年、月、日、时,一一对应,就形成了六十种不同的组合,故名“六十甲子”。
十天干的末尾是癸,而在十二地支的中亥则是末尾,因此癸亥的结合就是穷尽和终结,因此癸亥日被称为“六甲穷日”,也就是“穷日”。
因为穷,意味着没有路可走,没有路可走,故而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不能出门的。《后汉书》中有“明癸亥……六甲日不出”的说法,可见汉朝时期人们就有“穷日不出”的说法。
“穷”,在民间也是贫困和贫困的意思,因此,穷的日子,也就意味着不好的运气,或者说,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穷光蛋。
在四个季节里,乙丁亥、夏丁亥、秋、冬、亥,被称为“四穷日”。
2.绝日是什么?
先秦史书《尚书》中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四个节气,即“二分二至”,即春分、秋分、至、冬至。
在“二分二至”定下以后,古人把“四立”的定义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二分二至,正好将一年分为八个等值的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四季,然后就是二十四节气。
此后,人们发现,在自然界中,有五种物质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即水、火、木、金、土。春夏秋冬,金气从革,冬天滴水成冰,万物归藏,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
从立春至清明,是春木生长旺盛的时期;从清明到立夏,是由木之气转化为火之气。
从立夏至小暑,夏火生长旺盛;小暑至立秋,夏火在未土中转化为秋金;从立秋到寒露,秋金生长,强盛;寒露未至立冬,金入戌土为冬水;从立冬到冬至,冬水生长旺盛;从冬至到立春,从秋水进入,到春天,又到了春天。
因此,一种力量在四季中出现,一种力量在枯萎,在春天,木强于火,水弱,在夏天,火强于金生、木衰,在秋天,水强于水,金强于水,火弱于火,在冬天,水强于木生,金衰。“四立”是兴衰之分。
《玉门经》有云:四立之前,四绝者。“绝日”指的是“四立”的一天,一年中一共有四次,也就是所谓的“四绝日”。
绝境,指的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年,在立春之前,在立夏之前,在木绝之前,在立秋之前,在火绝期,在冬天之前,在金绝期。
这一年,是农历10月14日,也就是10月13日,也就是“金绝日”,也就是所谓的“金存旺”。
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最好的。
3.重阳和除法
《天宝历》中有一句话:“重阳,乃以阴阳之交于亥,由甲子而生,由甲申而生,由戊申而生,至巳、亥,皆为“重阳”。其日忌为恶,利为福。
10月13号为“亥日”,即为“重阳”。重阳指的是反复,好的会得到双倍的惊喜,坏的会有双倍的痛苦,所以今天可以做一些善事,而不是去伤害他人;能赚钱,能不能赚钱就不能赚钱。
今天是辰月的亥日,戌和亥相合,会有一种令人作呕的感觉,这样的桃花只会给你带来麻烦,没有任何实际的利益,因此,在这一天,你要小心,不能过分,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10月13号,也是“十二建星”之年。除日为黄道之日,适宜求医、沐浴、清洁等,不宜外出或开张求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