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朱厚熜简介(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大家好,我是周明霞,今天我给大家了解一下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帝朱厚熜,世宗的权术。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八月,严嵩以少保、太子太保、今礼部衙}兼武英段大学士进入内阁,从此开始了他仕宦生涯中殖用时期,前后居次辅六年、任首辅达十五年。这不仅在嘉靖一朝少有,在整个明代也是不多见的。

明世宗朱厚熜是一个难以侍候的君主,他既不象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那样有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也不似仁宗朱高炽、宣佘朱瞻基、孝宗朱佑樘那等孜孜守成,使天下有治平之象,同时也迥异于终日荒淫、不理朝政的武宗朱厚照。他曾有心图谋恢弘祖业,祈求国泰民安,但又时有退位之念,为祀斋而不借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既不愿一日三朝,甚至数月一朝,但又非置朝政午不顾,恰恰相反,他不仅认真批阅百官奏章,而且不许内侍干政,不断地派出锦衣卫监视文武百官。

他的登基虽有必然的成份,但更多的还是带有偶然的因素。武宗早天于而立之年,既无子嗣可立,又无兄弟可继。只因朱厚熜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是孝宗的堂弟,在大学士杨廷和与皇太后张氏等人的决策下,根据《皇明祖训》,“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朱厚熜遂在一夜之间由安陆王而跃居九五之尊。正由于他是郡王出身,在入宫继位之前,有机会同社会上各种人物交往,有为臣的体会,深悉人巨的心理和官场世故,因而他的统治术较之一般自幼生长在官禁之中的后嗣要高出一筹。

建立绝对的君主权威、挫折朝廷重臣的威势,尤其对那些胆大敢为、勇于任事、性情外向,竭力揽权的大臣,这是世宗统治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世宗重用的大臣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在议礼中尊崇世宗生身父母的,二是写青词赞玄的。他登基不久,为了建立和掩饰君主的权威与曾为王臣的自卑,不择手段地打击杨廷和等先朝重臣,策划了持续二十年之久的大礼议之事。此间先朝旧臣陆续被新起的张璁、桂萼等中、小级官僚所取代,张、桂等人遂成为“新贵”,世宗的心腹。但是,世宗为防范“骤迁”的新贵形成羁绊和尾大不掉之势,又把矛头指向因议礼骤迁的张璁等人。

张璁,字嘉用,浙江永嘉人,“议礼”中的第一位功臣。正德十六年世宗初践咋,张砌当时在吏部观政,于是年七月上《大礼疏》:“立圣考庙于京师,使得隆尊亲之孝,且使母以子贵,尊与父同,则圣考不失其为父,圣母不失其为母”。此疏正合世宗心意:“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此后凡大小七次议礼,张璁、直充当着维护世宗的喉舌角色。截止嘉靖七年(1528年)世宗颁布《明伦大典》时,反对算崇兴献帝的人被黜被害所空出的位置,几乎都为顺从世宗、支持尊崇的新贵取代。而张璁升迁最快。

嘉靖四年(1525年)冬进詹事兼翰林学士,五年(1526年)升任兵部右侍郎、左侍郎,次年十月又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从其释褐到任大学士,仅仅六年时间。正当张地踌躇满志,世宗却蓄谋对新贵的打击。嘉靖十年(1531年)八月,彗星见于东井,世宗心疑大臣搜权,正巧都给事中魏良弼、秦鳌弹劾张璁强辨饰奸。于是世宗借此令张璁递自陈状,许之致仕而被赶出内阁。但次年又召其为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张璁的一进一出,世宗意在训诫,致使张璁二度入阁后终日诚惶诚恐。这年六月,彗星复见,他即主动请退,“以议不用,又称疾乞休”,先后连上三疏,世宗对其一语破的地说:“卿无疾,疑朕耳!”

其他如桂萼、方献夫等几乎都同张璁差不多。
桂萼入阁后,“锐意功名,勇任事,不恤物议”,引起帝疑,“令涤宿愆,全君臣终始之义。萼乃大俱,疏辨,且称疾乞休”。世宗批奏“卿行事须勉询公议,庶几不负昔日之忠诚”。言官见到世宗已不似以往宠眷桂萼,纷纷弹劾,桂萼致仕。第二年虽复职参与机务,但是“骤被摧抑,气为之慑,不敢复放恣,居位数月,屡引疾”。
方献夫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五月晋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七月掌吏部事,但“见帝恩威不测,居职二岁,三疏引疾”,“虽居大致,气厌厌不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