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为啥被称为鬼城(趣味神话:泰安为什么被称为“鬼都”)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汉代淮南王刘安《上武帝书》的名言“天下之安,犹泰山而四维之”,后人简化为“泰山安,则天下安”,这也是“泰安”地名的由来,泰安因泰山而得名。
泰山位于东方,是日出之地,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典籍记载“泰山者,乃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也。”在神话传说中,泰山可谓是神仙汇聚之地,名气上不输昆仑神山。随着道教神话体系的完善,泰山也成为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等神祇的居所,东岳大帝被道教尊称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又称“泰山府君”、“东岳帝君”等,是由泰山神格化而来的一位自然神祇。
泰山作为日出之地,按道理说应该是阳气最盛的地方,为何泰安会有“鬼都”这个别称吗?在民间传说中,重庆的丰都不才是“鬼城”吗?正如《易经》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世间的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有极阳之地自然会有极阴之所,泰安之所以会被称为“鬼都”,乃是跟一条河与一座山有关,河就是渿河,而山就是蒿里山。
泰山西麓的黄溪河沿山势而下,从大石峡起,经泰城西部向南, 出城后汇入泮河,这一段称为“渿河”。这条河全长约6.7公里,平均水深约2米,在幅员辽阔的华夏之地,可以说非常普通,然而它却是神话传说中的冥河。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录》里写道:“岳之西南,有水出谷中……其水在蒿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奈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曰奈河。”民间相传,人故去之后,亡魂先喝孟婆汤,后过奈何桥,最后跟着阴差黑白无常来到了地府,接受阎王爷的审判。奈何桥的“奈何”二字跟泰安的“渿河”同音。
唐代敦煌《目连救母变文》就描写了地府里渿河的场景:“渿河之水西流急,碎石谗岩行路涩……造罪诸人落地狱……牛头杷棒河南岸,狱卒擎叉水北边,水里之人眼盻盻 ,岸头之者泪涓涓,早知到没艰辛地,悔不生时作福田。”《宣室志》对此也有所记载:“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横跨在渿河左右的那座奈何(渿河)桥,也成了阳间通往阴间的大门。
蒿里山也是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海拔不过200米,蒿里山位于泰山脚下,相较于巍峨的泰山,蒿里山显得是那么的渺小,然而它在神话世界里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民间有“魂归蒿里”的说法,就像诗歌《蒿里》所写:“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一百多年前,“欧洲汉学泰斗”沙畹在泰山进行考察,写下了《泰山: 中国人之信仰》一书,书中对于蒿里山有如下描写:
“由此向北,穿过一重由两个狰狞门神守护的门廊,就到了森罗殿。”可见神祠的山门南向,穿过的“门廊”在《岱臆》中称为神祠门,也称“鬼门关”。殿内神龛中,端坐一巨大涂金神像,左右各侍二神,或执笔捧书,或持矛握斧,墙壁上上绘有地狱图十景。”
古代的蒿里山上有关地府的元素随处可见,比如森罗殿、阎罗殿、地藏殿、十王殿,里面有地藏菩萨、酆都大帝、阎罗王、泰山府君等等佛道两界的神佛。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在蒿里山很少能看到这些了。
正是由于蒿里山、渿河的存在,泰安才有了“鬼都”这个别称。同时也让泰安在古代民间传说中,成为了天、地、人三界共存之地,据《神宝寺记碑》记载,泰安城分三界,红门以上是天界,渿河以东是人界,以西则是地狱。红门为登上泰山的入口,过了红门就是传说中的天界。而渿河以西就是蒿里山了,这里也就是传说中的阴曹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