遑论是什么意思(遑是什么意思)

遑的意思是:1、闲暇;2、匆忙不安定的样子,亦作“皇皇”;3、古同“惶”,恐惧。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遑遽。《三国志·虞翻传》。拼音是:huáng,部首是:辶,总笔画是:12。
例句解释:[不遑]:不能而慌乱也,就是不能、未能之意,引申为“来不及”。汉 扬雄 《羽猎赋》:“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至有汉 ,运接燔书,高祖尚武,戏儒简学,虽礼律草创,诗书未遑。”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辛丑二宗伯》:“沈某父子,尝从大夫之后,偶因出游,未遑趋避,而衷甲之士,奋呼羣起,几不获生焉。”清 魏源 《客怀》诗:“劳劳啼夜乌,夜静未遑息。”孙中山 《敬告同乡书》:“今二子之逋逃外国而倡保皇会也,其感恩图报之未遑,岂尚有他哉?”上条孔颖达所疏例句:“未遑暇食”,乃未及空闲吃饭,非重复语。《殷其雷》中“莫敢或遑”:“不也慌乱吗”之意。[不遑多让]:不多让,不让也。[遑论]:谈不上,何论。“不遑多论”的缩语。比如“生计无着,遑论享乐”意思:生计都无着落,更谈不上享乐了。古籍解释:康熙字典:《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光切,音黄。《玉篇》暇也。《诗·召南》莫敢或遑。又《小雅》不遑启处。又急也。《书·无逸》不遑暇食。《注》遑在心,暇在事。事宂曰不暇,心勤曰不遑。又与皇通。《书·无逸》无皇曰:今日耽乐。《左传·昭七年》社稷之不皇。《注》皇,暇也。说文解字:【卷二】【辵部】遑急也。从辵皇声。或从彳。胡光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