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成语(快来看)
大家好,跟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个有内涵的成语吧。
这个成语是黄发垂髫,它出自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桃花源记》,说东晋孝武帝时期有个武陵人捕鱼为生,有一次顺着溪流走进一个桃花源,那里的风景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人们穿衣打扮都跟东晋普通百姓不一样,陶渊明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的这篇《桃花源记》是中国古代老百姓对小康生活的深情想象,1600多年前这样的桃花源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被中国人想象成理想社会的模样,是没有病痛、苦难、战争和饥饿的人间天堂。
不过大家要注意,这里的黄发垂髫并不单指儿童,黄发指的是老人,老人上了年纪后头发会由黑变白,而又由白变黄,说明老人已经非常老了,老神仙一样的老人。垂髫指的是儿童,还没有把头发用簪子或发冠向上束起来的小孩子,在古代我们中国人无论男女都要留长发翩翩,所不同的是男子在15岁左右时要把头发束起来,象征着男孩已经从儿童成长为青年,应该要学本领、考功名,承担责任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说,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生活得非常开心快乐,没有什么忧愁。
清朝陈嘉曾做过一首词《洞仙歌·钱江东去》也引用了陶渊明的黄发垂髫一词,她是这么说的:
钱江东去, 荡一枝柔橹。大好溪山快重睹。
算全家数口、 同上租船,凝眺处, 隔岸峰青无数。
桃源今尚在,黄发垂髫, 不识人间战争苦。
即此是仙乡, 千百年来, 看鸡犬、 桑麻如故。
问何日、 扁舟赋归欤。待扫尽欃枪、 片帆重度。
这首词的作者陈嘉是个女词人,在清咸丰十年即1860年太平天国李秀成攻克杭州后,人们四散逃亡,陈嘉随全家东渡钱江,到萧山桃源乡避难的场景,词中有饱受流离之苦和凄惶之感,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她说,黄发垂髫、不识人间战争苦,即此是仙乡。就是说,老人和孩子不遇战乱,耕田织布鸡犬相闻的安稳日子,便是人间好时节。
我们生活在今天很幸运,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