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发展是什么(加快皖北“四化同步”发展)
皖北地区在安徽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皖北地区的跨越赶超,就没有安徽的跨越发展。近年来,皖北地区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呈现诸多积极变化,但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对此,必须结合各地实际,分层分类施策,以 “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把发展差距变为后发优势,推进皖北地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推动皖北全面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就会产生“乘数效应”,锻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与支撑极。 “四化同步”的要义就是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反哺工业化、牵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赋能。只有发挥 “四化同步”的“并联”效应,才能为皖北发展注入更大动能。从皖北地区的发展实际看,“十三五”以来,皖北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化率持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但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比,还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工业带动力不强,工业在GDP中的占比不高,且以高耗能的重化工产业、制造业为主,工业企业的亩均效益低;二是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全国水平,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三是传统农业比重较大,农产品深加工类龙头企业偏少,亩均投资强度不大,现代科技含量不足,品牌化程度不高;四是信息化水平发展相对滞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数字工厂和数字应用场景不多,“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不够畅通,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升级推动作用弱。由此可见,皖北地区要激发内生动力、缩小发展差距,必须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走“四化同步”发展、整体推进之路。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坚持项目为王,把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首要任务。对标沪苏浙园区对外合作经验,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在承接中鼓励在外人员携智、携技、携资、携友回流,传导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共建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创新飞地、园中园等模式和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等机制,鼓励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率先布局。按照市场化机制探索设立专项基金,梳理重大项目清单,推动项目和资本高效对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重点用工企业全程服务机制,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二是加快推进信息化,提升数字赋能水平。坚持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融合工业化、促进城镇化、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场景应用,统筹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坚持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作为推进信息化的主线,凸显大项目“葡萄串效应”,提升工业园区的数字化水平。用好用足平台资源,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5G、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打造辐射皖北区域的农业全产业链基地若干个,引导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民通过产业链嵌入稳定共享现代农业发展的增值收益。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优化新兴产业生产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重点打造一批宜居城市、韧性中小城市,推进皖北城乡网络建设,增强城镇的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在“四化同步”中统筹谋划乡村振兴,鼓励农民进城、资本下乡,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以“双招双引”为抓手,健全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厚植返乡创业“沃土”,构筑返乡创业“磁场”,创业给条件、就业给岗位,建设创业园,增加创业企业数量,大量就地吸纳就业人员,壮大产业工人队伍和城镇化人口基础。
四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挥农业这一皖北的传统优势,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相关政策,把现代市场观念、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科技、现代人才、现代管理制度等要素融入皖北乡村产业发展中。加快以现代种业、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基础研究等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深化农业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打造“皖字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鼓励长三角各类粮食企业开展资产性战略合作,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是孤立的,需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筹皖北六市“四化同步”发展,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推进皖北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落实《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推动皖北地区各领域与沪苏浙建立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围绕关键技术和核心瓶颈技术开展系统攻关,实现皖北工业重大技术创新突破和产业化升级,释放更多投资空间、消费空间、产业空间、市场空间,推动皖北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欠发达地区整体提升的“样板”。
(作者单位:安徽省林业局,安徽财经大学。本文系省社科创新发展研究项目[2021CX510]研究成果)
【来源:中安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