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可支配收入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 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老弱病残和无收入者会算进去。 收入调查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抽样,抽中家庭的全体成员都是统计对象,所有统计对象的总收入除以总人数,就是人均收入,再减去税收、社保、公积金、必要的再生产投入等数据就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同比2020年名义增长12.6。
一、计算方法
由于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物价上涨的因素,使得相同的货币所能购买到的生活消费品和社会服务的数量与基期相比相应减少,造成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货币贬值。 因此,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必须要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在目前国家统计部门所编制的各种价格指数当中,最能反映物价对人民生活影响程度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在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时,都是扣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二、具体的扣除方法
用公式表示为
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和各种福利。
经营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净收入。
财产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转移性净收入指住户或住户成员将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住房等非金融资产和自然资源交由其他机构单位、住户或个人支配而获得的回报并扣除相关的费用之后得到的净收入。
温馨提示: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可支配收入=实际收入家庭副业生产支出记账补贴个人所得税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人均生活费收入即用家庭可支配收入或生活费收入除以家庭人口。
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