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大书院排名(宋朝时期的“四大书院”)
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教育、文化机构,集讲学、藏书、印迹、学术研究、祭祀、民俗于一体,为发展中国传统社会的学术文化、人才培养、社会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自宋朝以来,中国就有“四大书院”的说法,但是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
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2、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东侧,紧邻湘江。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 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赐以书院匾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周式承接主持工作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日益繁荣。后朱熹参与书院的建设,使得岳麓书院臻于鼎盛。

3、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
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4、嵩阳书院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
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很多名儒,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在宋代时宋景祐,赐名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也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总结:
古时的书院,从民间书斋到官办书院,从咿呀开蒙,到大儒辩论,承担了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重任,也完善了教育体制,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古时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之贡献不可谓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