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分享 > 正文内容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

福瑞号2022-11-19 08:03:25创业分享340
#三国风云录#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虽然写的是三国,实际上由于他有着尊刘抑曹的情怀,对蜀汉君臣倍加赞赏。在书中,作者对另外两个阵营的将领描写不足,甚至有所贬低。至于败盟害死关羽的东吴阵营,更是难入作者的法眼。虽然《三国志》中对东吴的将帅也有记载,有着江表虎臣的赞誉,可在《三国演义》中,极少能够看到他们的正面形象。在东吴的将领中,比较出色的将领没有几个,甘宁就是其中之一。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1
一、《三国演义》中的名将甘宁。
甘宁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演义》中有着一席之地,主要是他在与曹军作战中的表现。他在合肥之战中,他和其他吴军一起,抵挡住了张辽的追袭,挽救了孙权的生命。而在于曹操主力的战斗中,他主动请缨,率领百骑夜袭曹营,使得曹军大乱。孙权因为甘宁的勇气,夸赞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我们知道,张辽是因为与关羽是好友,才在书中成为作者正面描写的曹军将领。而张辽在合肥之战中给孙权留下的印象太深,成为了孙权的梦魇。由于有了孙权的赞誉,甘宁就和张辽沾上了边,成为东吴可以与张辽匹敌的将领,在《三国演义》得以显露身手。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2
在历史上,甘宁和关羽也有交集。那是在湘水之争的时候,当时孙权向刘备索要荆州不成,派吕蒙袭取了荆州的桂阳、长沙、零陵三个郡。刘备得知情况,从益州率领五万大军回援荆州,并派关羽出兵和东吴争夺。东吴派鲁肃率领军队,在益阳阻击关羽。关羽率领部下三万人,选拔了五千精锐,亲自率领出兵。他对其声张,要在晚上从上游十几里的浅濑渡江。
鲁肃和部下诸将商议,甘宁挺身而出,说如果给自己增加五百人,我就到他的对岸相持。我保证关羽听到我的咳嗽声,就不渡水,否则的话就被我所擒。鲁肃对甘宁的豪言壮语所打动,给他选拔了增加了千人。甘宁连夜率领他们去和关羽对峙,关羽得知情况后便停止了自己行动,在当地扎下了营寨。那个地方便有了一个地面叫做关羽濑。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3
我们看甘宁的生平,就可以知道,他在孙权的眼中,是一个冲锋陷阵的将领,而不是担当大将的人员。他少年时做过强盗,江湖人称“锦帆贼”。这成为他一生的污点,在黄祖那里不得重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投奔孙权,成为孙权的部下,在打败黄祖的战争中出了大力。可是,虽然甘宁在战争中为东吴屡建战功,我们看他部下的数量,就能够看出孙权对他的态度。
甘宁的部下一直就不满千,在湘水之争中,他的部下也才三百人。当时,关羽对外张扬要渡江与东吴交战,只是虚张声势,为下一步和平解决争端作势。不过,即便是这样,甘宁挺身而出对抗关羽也是难能可贵的。不过,只有三百部下的将领,能够对战争起多大作用,大家可想而知。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4
其实,甘宁的主要作用就是吕蒙对孙权形容的,是一名“斗将”,在关键的时候发挥拼死敢战的作用。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就多处描写了甘宁勇猛善战的英姿。这也使得甘宁成为作者对东吴难得认可的名将。
二、甘宁之死。
在《三国演义》中,甘宁是在夷陵之战中战死的,杀死他的敌将是蛮王沙摩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重新夺回荆州,出兵攻打东吴。在这一场战争中,刘备不但率领了原本北伐的主力,还动员了少数民族武装,蛮王沙摩柯率领的军队就是其中的一支。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5
在初期的战争中,刘备势如破竹,屡战屡胜。东吴为了挽救危局,派出了以韩当为正将,周泰为副将,潘璋为先锋,凌统为合后,甘宁为救应的援军。甘宁虽然勇猛,但是在此时身患痢疾,带病出征。
在虢亭之战中,刘备率领的蜀军再次大败周泰等人率领的吴军。甘宁正在船上养病,听到前线大败的消息,带病上马,想要赶往前线。在路上正遇到了沙摩柯率领的蛮兵。书中描写沙摩柯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使一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甘宁见敌兵势大,不敢交战,回马而走,被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甘宁带箭而走,到富池口坐大树下而死。从这一段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吴军战败的惨状,连勇猛善战的甘宁也不敢交手,还独自死于树下,这不由得我们为甘宁感叹。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6
不过,《三国演义》中写历史事件,既有史实,也有传说。历史上的甘宁并没有死于夷陵之战,因为按照史书上的推断,甘宁应该是死于夷陵之战前。在合肥之战后,就没有了甘宁作战的记载。而记载甘宁之死的最后一个记载就是潘璋在荆州之战后,甘宁去世,收编了甘宁的部下。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推断出,甘宁应该是在合肥之战至荆州之战间去世的。甘宁正当壮年,死因应该是合肥之战中染上了疫疾。
作者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甘宁被沙摩柯杀死,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为了烘托刘备的胜利,为大家出一口不平之气。在历史上,刘备在这场夷陵之战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战果。在初期,虽然刘备取得了一些战果,但都不是决定性的。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7
尤其是陆逊担任吴军的主帅后,就坚决不战,和刘备转入对峙。在这段时间里,刘备想尽了办法,也没有能够与陆逊决战。最终,刘备只得放弃进攻,弃舟上岸,扎下连营与陆逊对峙。最终,兵疲意沮的刘备被陆逊用火攻打败,他率领的蜀军主力也毁于一旦。
作者无力改变历史总的走向,但是他可以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来改变人的命运。在他的笔下,虽然刘备在战争中失败了,但是他却为关羽、张飞报了仇。那些谋害关羽、张飞的人都在战争中被刘备和关平、张苞所杀。为了加强大家对刘备虽败犹荣的印象,他将甘宁也写进了蜀军的战果。这就让大家在心底感觉出了一口恶气。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8
二是显示刘备得道多助,众望所归。在历史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还有一个幻想。那就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对那里的士人待遇很好。他还希望在进军荆州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当地士人的帮助。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让刘备极度失望。
刘备在荆州的那些部下,用孟达的话来说,是“迩者荆州覆亡,大臣失节,百无一还”。荆州的臣子,只有一个廖化靠诈死逃出,回到了刘备的麾下,其他的人都投靠了东吴。就连里面著名的潘濬,在投降时涕泗交流,可是一经孙权劝降就死心塌地为东吴效力。他不但为孙权出谋划策,还亲自率军去镇压响应刘备的叛乱,露出了的真实嘴脸。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9
刘备在出兵的途中,还专门在秭归东北建一临江城,在这里驻扎等待荆州的响应。但是荆州却没有刘备希望的动静,刘备在失望之余,只得继续进军。不过,相比荆州的无情,武陵的少数民族对刘备却表现出了不一般的热情。
当年刘备曾在武陵五溪地区设置黔安郡,对这一带的少数民族颇有恩德。因此,在这次夷陵之战中,五溪的少数民族首领纷纷去刘备那里表达忠心,组织军队帮助刘备作战。于是刘备派马良携带大批金帛前去武陵,收编这些武装,并授予这些首领官职。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10
一时间,武陵的各县民夷都反吴为蜀。这一举动威胁了东吴的后方,牵制了大批的吴军,有力地配合了刘备的军事行动。这种形势甚至被后人注意到,有人就曾经指出,如果刘备在夷陵正面战场不能突破,就应该从武陵地区直接突入荆州南部,调动吴军消灭之。这也许是刘备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一种方案,不过刘备没有采用。
在夷陵之战失败后,武陵的少数民族武装也因为孤立无援被吴军击破,马良也英勇战死。《三国演义》中沙摩柯率领的少数民族军队就是武陵蛮兵的翻版。他们杀死甘宁,也是刘备得到多方援助的证明。当然,甘宁在夷陵之战前就去世了,他自然不会出现在夷陵之战的战场上,也不会被沙摩柯杀死。书中说甘宁死于富池口大树下,是因为当地有祭祀甘宁的庙宇,附会而来的。
至于说甘宁的后代,在《三国志》中只记载了有一个儿子叫做甘瑰,因为有罪被流放到了会稽,不久便死去了。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图11
结语:
甘宁因为骁勇善战被列入江表虎臣之一,他以百骑夜劫曹营,大壮了吴军的军威。他也因此被死去赞誉为可以与张辽媲美的武将。因此,在《三国演义》中,也在很多场合对甘宁多有描写。尤其是在夷陵之战中,作者将甘宁作为刘备伐吴的主要战果写进了书中。不过作者为了给甘宁保留面子,让甘宁带病作战,为蛮王沙摩柯所杀。
历史上的甘宁死在夷陵之战前,因此他的战死是作者的虚构。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让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失败虽败犹荣,二是显示刘备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显示刘备伐吴是众望所归。这是作者的一种写作手法,在书中经常可以看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福瑞号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furui.com.cn/2461.html

“三国演义甘宁被杀(《三国演义》中)” 的相关文章

win10电脑杀毒软件十大排名(Windows)

win10电脑杀毒软件十大排名(Windows)

来源:快科技2018   位于德国的IT安全研究机构AV-TEST发布了针对Windows 10家庭用户的2021年10月最佳杀毒程序评估报告。在这份报告中,该组织评测了来自不同公司的21个不同的反恶意软件程序,测试中还包括微软的Windows Defender。   Windows Defend...

八大行星排列顺序(“八大行星”大小排列顺序)

八大行星排列顺序(“八大行星”大小排列顺序)

八大行星大小排列顺序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行星的新定义: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于2006年8月24日通过的新的行星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

内阁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制度作用等同于宰相制度)

内阁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内阁制度作用等同于宰相制度)

引言 内阁制度开始于明朝,发展于明朝,完善于明朝。它出现的前提是宰相制度被废除,因为有人称之为“真宰相制度”,但是实际上,内阁制度只是在作用或者职能上类似于宰相制度,但是历史地位远远不如宰相。明朝废除宰相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相权威胁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并且朱元璋认为相权是导致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所以...

世界五大知名宠物鼠(神合作)

世界五大知名宠物鼠(神合作)

00:39 当地时间 17 日,世界权威的纪录认证机构吉尼斯世界纪录宣布,2021 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正式在线上和英国的商店发行,其中最新加入的众多精彩纪录也随之揭晓。 和老鼠密切合作,想必你听了会很惊讶。来自英国的卢克 · 罗伯茨就因为在半分钟内与一只老鼠交替 " 击掌 "28 次,...

霍尊事件来龙去脉(陈露泪诉霍尊没担当)

霍尊事件来龙去脉(陈露泪诉霍尊没担当)

不得消停的娱乐圈,吴亦凡的事情刚刚平息又出来一个霍尊。今天的热搜榜被霍尊的消息承包了,猛烈开撕、黑了不断,这个瓜真大等着好好吃吧。 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件事是因霍尊女友陈露的一篇长文所引起。文中陈露爆料霍尊玩弄她9年感情,企图以900万分手费了结,霍尊各种丑态相继被爆出,在文末陈露提到:“总要有人...

冬奥会起源简介(冬奥会的来历是什么)

冬奥会起源简介(冬奥会的来历是什么)

冬奥会起源于1924年1月在法国举办的名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 在冬奥会正式举办之前,花样滑冰和冰球这两项冬季项目曾在1924年夏季奥运会举行,但由于举办时间的冲突,国际奥委会更加想要将冬奥会单独举办。 1924年1月在法国举办的名为“冬季运动周”的运动会,在两年后被国际奥组委更名为第一届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