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朝的春节。
最早的春节,要追溯到夏朝。那个时候春节也是在正月,所遵循的历法是夏历。所谓夏历,其实就是最早版本的阴历。
当时按照月亮绕地球一圈作为一个月,实际上是有一定偏差。但是对当时的人来说,这已经是相当牛掰了。
他们根据月亮出现的形状,来确定时间的变化。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的夏历,短期内看夏历是比较准确的,因此夏朝的春节,是定在了正月,和现在类似。
二、商朝的春节。
到了商朝以后,夏历已经运行了几百年时间,因此商朝人发现了严重的偏差。于是开始修订夏历,这里面对春节的日期也做了一个重大调整。
夏朝的春节在正月,而商朝将春节改到了腊月,也就是说提前了一个月。虽说对历法的修改有了一定觉悟,却依旧,没有察觉历法和大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秦朝的春节。
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文字、度量衡、车轨全都统一了,这历法自然也要得到统一。
在秦始皇看来,十月份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值得庆祝的季节。所以秦始皇便将春节钉在了十月份,也可以称之为丰收节。
四、汉武帝时期,正式推出了正月春节的概念。
汉武帝时期,两个搞历法研究的老兄公孙卿和司马迁发现,过去的历法已经乱得一塌糊涂了,所以必须要重新修订。
因此汉武帝就把这个重任交给了他们俩负责,他们则拉来了包括落下闳在内的一帮读书人,一起来研究新的历法,最终确定了《太初历》。
因为是在太初年间修订成功的,而臣子们又不敢贪功,所以便命名为《太初历》。在《太初历》中,规定了正月,那是一年最开始的日子,所以春节应该定在正月。
其中落下闳这个人很了不起,他是汉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没事儿就喜欢搬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数星星。长大以后,更是成为了优秀的天文学家。
由于他在天文史上的卓越表现,因此被称之为中国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此外西方有圣诞老人,由于他确定了春节的日期,所以也被称之为春节老人。在汉朝确定了春节以后,一直到现在,春节始终都是在正月。
五、民国时期,袁世凯确定了春节的日期。
清朝在1912年正式灭亡了,历史进入了民国时期。这个时候孙中山等人引入了阳历来计算日期,因为更加便于计算时间。
所以出现了阳历1月1号为一年的第一天这种情况,这跟我们千百年来所实行的春节出现了巨大的区别,因此一时间不少人接受不了。
在袁世凯当政时期,也开始研究阴历和阳历如何共存的这个问题。袁世凯是清朝走过来的人,是比较念旧的,所以他觉得虽然洋人的那一套比较方便,可历法这一块儿,咱们中国也绝对不输给他们。
因此袁世凯主张,依旧将阴历的正月初一,确定为春节。至于阳历的1月1号,则只是元旦而已。
除了春节以外,其实袁世凯同时确定的,还有夏节、秋节和冬节,夏节指的是端午节,秋节指的是中秋节,至于冬节指的则是冬至节。
这里面很多人只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一般北方人对冬至节是比较感兴趣的,南方的冬至渐渐地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节日了。
六、春节在各朝代的庆祝方式是不同的。
唐朝的时候过春节,就跟咱们现在有些类似了。上班的小伙伴们一定都清楚,春节法定假日只有7天,唐朝其实也一样。
唐朝是在春节的前3天和后3天,再加上春节当天,组成的7天,作为春节的假期。当然了,这是针对普通打工者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对于高级公务员是不合适的。
因为京城的京官们,在春节当天,必须要跑去给皇帝拜年,运气好能领个红包。而地方上的官员们,也是有家不能回,必须要在各地衙门守着,以防春节出现变故。至于基层公务员,那么就是鼓励就地过年,非必要不返乡。
宋朝的春节就舒坦很多了,除了春节放7天假和唐朝一样外,还加上了元宵节的7天假。所以整个春节,大家伙儿能有半个月的假期。
地方上的公务员,一到了腊月二十,就可以回家过年。只需要在正月二十之前赶回来上班,就不算旷工,实在是太人性化了。
至于京城的京官们,依旧是大年初一不能休息,而且除夕夜也是没得睡的,因为要守岁。到了凌晨就得小碎步跑去皇宫领红包。
总结:老百姓的春节,历来都很朴实无华。
我们作为老百姓,其实过春节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跟家里人团聚。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总结一下这一年的成长与欢乐。
当然了,整天在一起的一家人,也会想着出去旅个游啥的,调整一下心情。历史上的老百姓们,一般过春节,都会贴对联、放鞭炮、大扫除、祭灶等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由此可见,宋朝的春节,就已经开始放鞭炮、贴春联来庆祝了。当然,针对不想长大的朋友们,也会面对一个无情的事实,因为大家又都长了一岁了!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