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眶蟾蜍的信息(动物小百科:关于黑眶蟾蜍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识)
黑眶蟾蜍,拉丁文名是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也叫癞蛤蟆、蛤巴、癞疙疱、蟾蜍,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两栖纲(Amphibia)、蟾蜍科(Bufonidae)的一种动物。
黑眶蟾蜍个体较大,雄蟾体长平均63毫米,雌蟾为96毫米。头部吻至上眼碱内缘有黑色骨质脊棱。皮肤权粗糙,除头顶部无疣,其它部位满布大小不等的疣粒。耳后腺较大,长椭圆形。腹面密布小疣柱。所有疣上有黑棕色角刺。体色一般为黄棕色,有不规则的棕红色花斑。腹面胸腹部的乳黄色上有深灰色花斑。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观特征就是自吻部开始有黑色骨质脊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睑并直达鼓膜上方,形成一个黑色的眼眶,故命名。体型中等至大型,显现明显的两性异形 , 雄性平均体长50至60 mm 、 雌性则可达90 mm或以上。有多样不同的体色,背部多为黄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布满黑褐色的杂色花斑,腹部则为乳、黄色, 皮肤粗糙。吻端钝圆,头略宽,上下颔附近均有黑色线,单咽下内藏声囊 。眼后有香肠状的耳后腺 ,鼓膜显著,除头部外全身均布满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质刺。在受惊吓时除耳后腺会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会分泌出毒液以自卫。前肢较细长,后肢则较粗短,均呈圆形,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黑眶蟾蜍的适应性强,能在不同环境下生存。主要栖身于阔叶林 、河边草丛及农林等地,亦会出没在人类活动的地区,如庭院及沟渠等 。全球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此外在香港 、 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均有发现。 夜行性 ,日间主要躲藏在土洞及墙缝中休息,至晚间才外出寻找昆虫为食,偶尔也吃蚯蚓等。少跳跃,多以爬行形式活动。在香港除了红脖游蛇及眼镜蛇因不受其毒液影响外,其它蛇类一般不选择捕食黑眶蟾蜍。
文中图片均为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